前一段时间大量的抗战神剧充斥着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恰巧我刚刚读完了一本关于抗战的书籍—《国破山河在》,它是一本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细节的著作。比起那些演绎,真实的历史让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多少无名的英雄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今天的我们,只能从日本方面留存的大量资料中去了解自己的先人在危亡之际,是怎样痛切地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
那时的中国是技不如人的。先人们是用他们的生命捍卫着今天我们能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抗战中国的力量,不在枪炮,而在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中国的山河,为了这种精神英勇就义的中国人,最终又长眠于山河间。起于尘土,归于尘土,我想这就是作者为什么把此书的名字定为“国破山河在”的意义吧。
中国人的性格善于忍耐,但骨子里的高傲和坚韧,又使得我们能够在别人早已会屈服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下来。一如南苑之战中没有留下姓名,却在十个换一个的白刃战中义无反顾冲锋的学生兵。此时,距离他们领到武器只有短短的12个小时。一如今天吃着最便宜的盒饭,干着最艰苦的劳作,还要寄钱回家的民工们兄弟们。
书中讲述了在一位日本老兵的回忆录中记录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徐州会战中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在淮北某地的防线。阵地上,他看到了中国军队重机枪旁边,一个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百思不得其解,但几个被俘伤兵的话却出乎了所有日军的预料。原来,这支与日军交战的中国军队是地道的两淮子弟。所以此战对他们来说,不但是卫国,更是保家。战斗开始前,这位少年士兵召集阵地上的弟兄们,对大家讲要么打退日军,要么战死,然后就把自己绑在了机枪上。那一战,一个营的淮河子弟,从营长到马夫,只有十几个伤兵被俘,其余全部战死。
我想也许这一个营的战士从进入战壕就注定了战败的命运。而这些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享受过什么好日子的农家子弟最终也没有在家园,在他们的父老乡亲面前后退一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抗战中,这样的战例在日军的战史中还有很多很多。
我想作者写出这些,并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也不是为了呼唤复仇,而是希望唤起我们对这些中国脊梁的回忆。在那样苦难的时刻,依然有那样多的人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捍卫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尊严。
或许,这个话题已经远去,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然而,今天在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的人们和七十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所做的似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件事情——重建中国人的信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组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气神,也就丧失了未来。
《我靠!抗战?》抗战老兵哭诉悲情国耻_高清_腾讯视频
国泰民安,自立自强。七十年前那场战争中牺牲的人们,所期待的,也许莫过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