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29157/e2e38422021662df.png)
01 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让人感觉焦虑的信息,某乎上动不动就是刚下飞机、年薪百万等,带着这种情绪去学习,很容易头脑发热,焦虑式学习。
学习总是找不到目标;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感觉看了很多书不能运用到实际;碎片化学习不过是自我安慰。如果你在学习上会出现这些问题,建议你看看这本书:《高效学习7堂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3629157/4ccf311e8149c592.jpg)
02 书的大纲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中,老师都没有教过“如何学习”,我们常用的都是题海战术,形成了肌肉性记忆,但过去几年,知识基本上都交给了老师。
《高效学习7堂课》这本书则从七个方面重新让我们审视学习方法,进而改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629157/b05e8758fcd16677.jpg)
- 定位力 找好目标
- 框架力 打好学习框架,学习会更加轻松
- 精进力 反复练习
- 联机力 学会搜索
- 复盘力 学会复盘
- 输出力 输出倒逼输入
- 迁移力 举一反三,跨界思维
书中对每个学习能力都做了相应的案例和教学,这里我简单介绍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03 你为什么不能碎片化学习
现在的大咖都推崇的的碎片化学习,大家也都纷纷效仿,例如挤公交时刷几篇公众号文章,晚上睡觉听听得到专栏节目等等,但隔几天基本上就忘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那是因为普通人和大咖有着关键性的区别,那就是知识框架。例如,以Python编程为例,如果普通人连基础的语法都不会,去零碎的看公众号技术文章,也只能说一句“卧槽,牛逼”,根本就学不到东西;
例如,当你有一个简单的PPT框架时,在地铁的电视上看到一个营销海报时,你都能从图片、文字、配色、排版等方面进行思考,找出海报的优缺点,在以后的PPT制作中,进行模仿或借鉴。
总结:大咖适合碎片化学习,普通人适合系统化学习。
04 别用低质量输出感动自己
一场演讲,50%的吸入量已经是极限,但随着时间推移,普通人根本记不到5%的知识。
当然也有进行文字记录的人。这些都不如加上自我思考后,进行复述提炼的人。
输出倒逼输入,但是低质量的输出只是“自嗨”,只能感动自己;
总结:文字不如图,图不如吐。
05 总结
当别人看我买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冷嘲热讽,觉得这和鸡汤书无疑,我想说:一本几十块钱的书,哪怕只有一个知识点你觉得有用,那就是赚到,况且这本书确实不错,感兴趣的可以入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