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业本
NC12: 后设程序 - 需要型和可能型

NC12: 后设程序 - 需要型和可能型

作者: 乘风职读 | 来源:发表于2022-02-08 11:13 被阅读0次

上一节讲到:后设程序是习惯的过滤器,我们运用后设程序于看到、听到、感觉到、品尝到或闻到的任何事务上,也就是说,这些程序会在信息被意识感知之前对其进行分类,所有信息会被审查,然后那些包含重要意义的信息会被优先关注。

今天分享第二对后设程序:可能型与需要型(Options/Possibilities vs. Necessity/Procedures)

01 是什么?

当我们向另外一个人探究他做某事的原因(Reason)的时候,他的回答有两种方式:

1)可能型,通常会说一些标准,选择,可能选项等(Options: criteria, choice,possibilities)

2)需要型:通常会回答一些故事,怎么做,一般是没有提到选择,令人感觉是必需的事(Necessity: story, how, no choice, procedures )

比如:你去问一个人,为何他进入现在的公司服务,为何他买了现在的车子及现住的房子。

那个人的回答很可能是需要,比如我需要工资,我需要买房准备结婚。像这类型的人做事,是因为不能不做,而不是因为做了这事,会有什么机会。在他们的人生里,从没想到要主动寻求无穷可能的变化,只是随命运的安排,碰到什么算什么。例如当他们需要一份新工作、一辆新汽车或一间新房子,那么就出去碰运气了。

另外有一类型的人,是喜欢发掘可能性,他的回答可能是我喜欢这个工作的行业前景,它带来的升迁可能,工资涨幅,个人发展等等。或者有了房子之后,我就可以邀请很多朋友过来吃饭,玩到很晚很吵也没关系等等。他们的行为动机发自于“想去做”而不是“得去做”,所以他们会寻求各种可能的方法、体验、选择,以达成追求的目标。

你会说,这不是很正常吗?而且什么事都有两面的,一般人都会两者都想吧?

是的,但你要特别留意自己或别人的第一答案是什么?你第一直觉的最舒服的答案是你的情感,或者潜意识里的答案,而不是理智思考后甚至“包装”过的答案,那是更加“真实”的答案。

像第一种需要型的人,注重他已知的、安全的事物;

第二种可能型的人,则注重他未知的,希望能从其中找出蕴藏的机会。

如果你是个雇主,你会想雇用那一类型的人呢?

可能有些人会回答雇用那肯寻求可能机会的人。不错,敢探测不可知的人,才会有丰富的人生。事实上,在人的天性中,大部份的人(包括那种需要型的人)都愿意追求无穷变化。

可是在现实世界里,却是呆板得多了,有许多的工作是重复性的、少有变化的、注重细节的。我们必须要注意人的性格最好和工作相匹配。

我在一家产品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专门的客服部门。很多时候讲,客服的工作对于可能型的人来讲,是不太舒服的。可能型的人即使看待产品的错误也是很乐观的,客户很担心忧虑的事情,在他看来可能根本不是大问题,“你太杞人忧天了/你想太多了/不会的!”一个可能型的客服更可能这样回复客户,而且还要他细心体贴地遵守相关流程,这个会让他工作得非常不开心。

相反,如果你出去找Tony老师剪发,你是想找一个能够按照你的要求,非常有创意地每次变换花样,紧跟潮流地帮你设计发型的Tony哥,还是怎么剪都是不服来干的“平头哥”选型的师傅呢?

再想一想,QC品管员,各类驾驶员(飞机、火车、货运司机、专车司机),程序员等等岗位会让可能型的人发疯,但却让需要型的人甘之如饴。

反过来,一个需要型的人去做销售、设计师等等,恐怕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把工作和自身需求相平衡,摆脱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就以一家汽车工厂的品管员来说,固然可能型的人也可担任,但是需要型的人可能更合适。所以你得知道哪类型的人适合哪类工作,否则像品管员那类刻板的工作,去找可能型的人担任,怕不早烦死了,可是若由需要型的人担任,却有如鱼得水之感。

如果一家公司要想跳入一个崭新的行业里时,在用人方面就得找那些愿意寻找各种可能性的人;但是像那种强调踏实、稳定的工作,就以需要型的人担任较适合。

假使你想跟孩子强调受教育的好处,并鼓舞他进入好大学,上述原则也有说服的功效。如果你的孩子是需要型,你可以告诉他为何得受好的教育,你可以举一些需要学位的工作,向他解释为何做个好工程师得有数学的底子,为何做个好老师得有语言的才华。

如果你的孩子是可能型的人,你就得换个方式,不能再用刚才那套说辞,否则他会感到乏味。这时你要强调,在受过良好的教育后,在他面前会展开无穷的可能机会。告诉他学习本身就是通往可能性的最快捷径,让他的脑海里充满即将要探测的新领域,即将打开的新空间和即将发现的新事物。虽然你对孩子的引导方式不同,但最后产生的结果则一样。

02 怎么做?

那怎么分辨呢?我们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个对你很重要”的问题。

当人们听到“为什么”这个问题时,他们就会到这两个方向中的一个。如果回答到的词是“Why-价值Value”,比如:很令人兴奋;给人以激励;对我来说很适合;都是学习,你可以从他们的语调中听出,很强有力的关于价值的语调。如果他们说的是这样的话,就是关于可能型的回答。

如果他们进入细节去讲,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因为我的朋友跟我介绍,这家公司福利很好”或者“离家很近”,或者给你讲了一个故事:“这是因为我上次面试的时候,我一进去就......然后......就这样我决定去了”,这一类回答的称为“Why-Because具体原因”答案我们称之为需要型回答。他们倾向于用很具体的方式来回答,比如:”因为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因此我在做这样的事情。”

03 怎么用?

除了刚才的工作类型匹配之外,所有的后设程序最常用在与人建立亲和关系上。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喜欢和自己后设程序相似的人,人都喜欢的也是和自己类似的人,后设程序实际上定义了一个人认可的专业系统,如果你符合他们的预期,你就会是“专业”而且“让人喜欢”的。

假设你分别和一个可能型的人,以及另外一个需要型的人陌生人攀谈,你会怎样跟他们建立亲和关系?

如果是和需要型的人沟通,我们在多说要做的事情和细节,相应的流程,最好分成123,然后制定一些规矩、细节、流程,让他有种安全感,让他感觉自己可以掌控,也可以提到别人的一些推荐或者证明的东西、文件。程序型的人喜欢经过测试证实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方式。

而如果是可能型的人,那么就要说这件事中艺术而非科学化的部分,会如何展现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让他看到他从未看到的东西,让他去体验新的东西等等。如果有可能,多加入一些视觉化的图像,图像的展示会很有趣。


延伸阅读:激发无限潜能》安东尼·罗宾

(待续)

相关文章

  • NC12: 后设程序 - 需要型和可能型

    上一节讲到:后设程序是习惯的过滤器,我们运用后设程序于看到、听到、感觉到、品尝到或闻到的任何事务上,也就是说,这些...

  • NC16: 后设程序 -自我意识和顾他意识

    今天分享的后设程序关乎人习惯性的关注方向(Attention Direction):自我意识型或顾他意识型(Sel...

  • PHP概述

    编译型语言&解释型语言 编译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写的程序在被执行前,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的...

  • ☆技术问答集锦(三)

    1 Java基础 1.1 编译型语言VS解释型语言 编译型语言:程序在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

  • Python面试题合集

    Python基础 1. 简述解释型和编译型编程语言?解释型语言编写的程序不需要编译,在执行的时候,专门有一个解释器...

  • 泛型程序设计

    泛型程序设计 为什么要使用泛型程序设计 类型参数使程序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安全性 定义简单泛型类 泛型方法 类型变量...

  • 整理分享几道Python 理论面试题,学python必须弄懂这些

    第1题: 简述解释型和编译型编程语言? 解释型语言编写的程序不需要编译,在执行的时候,专门有一个解释器能够将VB语...

  • 什么是回调

    程序可以分为两种:「非事件驱动」型程序、「事件驱动(event-driven)」型程序。 • 非事件驱动型程序 这...

  • 五种类型的程序员,你属于哪一种?

    “胶带型”程序员 “完美主义型”程序员 “反编程型”程序员 “半桶水型”程序员 “理论家型”程序员 你是哪一种? ...

  • 重走安卓进阶路——泛型

    ps.原来的标题 为什么我们需要泛型? 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泛型类和泛型接口的定义与泛型方法辨析); 如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C12: 后设程序 - 需要型和可能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rm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