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主要是讲述真实、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人生故事,为读者提供直观的人生、人性和社会生活的某些示范和教训。
传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讲述自我人生的传记,称为自传;一种是讲述他人人生的传记,称为他传。
传记在写作时,是要写人物的一生的,或者至少也要写出人物人生的主要经历,并从这些经历当中,反映人物的基本人生状况,以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优秀的传记,既要写出人物人物怎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从事富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活动,还要提示人物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和历史原因。
传记创作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记的结构一般是正叙。在写传记时,文章的结构一般都是按历史的进程、事实的逻辑安排的。
传记人物的人生轨迹按照自然时间的顺序的方法来写,当然,如果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或情节,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传记人物之外,一些相关的次要人物的事迹,写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插叙的方法。
2、传记的选材要“立主脑”。什么是“立主脑”呢?就是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写作时围绕立下的主题对材料进行取舍。
比如说,回忆录在写作时,可以想得起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把所有的素材一股脑都写进文章里,但传记则需要作者有清晰的视角,要有对人生经历的透彻考察和深刻理解,而不只是对回忆单纯地做记录。
3、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传记人物。也就是说,要在站在客观地角度,摒弃个人的感情好恶,对传记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
比如在问一个小孩子,某个大人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时,如果这个人曾经对孩子很凶,这个孩子最大的可能会回答:“坏人”。这个时候,孩子对于“好人”“坏人”的评价,便是依据自己的感情好恶来界定的。
而事实上,这个大人之所以凶孩子,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教导孩子,而这个大人,在平日的为人处事当中,一直都是个言行一致,与人为善的人。
4、可以适当借鉴其他文体的一些写作手法。在这一点上,意思是写传记时,在主要事实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小说的虚构手法,在某些情节和细节上,进行合乎逻辑的虚拟。
这种适度的虚拟,是要围绕主要事实来展开,以为主要事实服务为目的来进行的,最终的目标是在不影响主要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虚拟情节和细节,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让作品更加丰满。
当然,如果传记人物的事迹对人们有很大的正面价值,但史料却又极少时,也可以尝试在传记人物的主要情节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而虚构的原则就是在熟悉历史大背景之下,不违背历史精神为前提。
优秀的传记,是可以起到以古喻今的作用的,在纪实写作的基础上,用创作的手法,实现以文喻理的目的,这就是传记的精神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