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Dangal(摔跤吧爸爸)

Dangal(摔跤吧爸爸)

作者: 郑格荔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21:08 被阅读49次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我的确被影片中每一个精彩的摔跤搏斗场景所深深吸引着。选手专业的摔跤技法,激烈的搏斗氛围,清晰的镜头拍摄以及小到赛场旁的准确真实的计时器,彷佛觉得自己正在观看的是一场真正的摔跤体育赛事,身体跟随她们而摆动,紧张到手心直冒汗。曲折跌宕的情节发展是真正在诠释着血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演员们的专业素养确实令人钦佩。影片中的四个姑娘都只是演员,然而为了能够呈现出摔跤比赛真实激烈的效果,特地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专业的摔跤训练,因此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真实清晰且精彩激烈的,而非运用各种镜头角度变换或替身来搪塞观众。饰演长大后Geeta的法缇玛后来在采访中表示“疼到想死就是我们身体当时的常态”,然而依然不敢懈怠,若不辛苦练功为拍戏做准备,“万一他们说你不够强大来饰演摔跤手怎么办”,于她们而言,机会与挑战并存。

图侵删
图侵删

       而米叔更是无话可说。为了能展现出青年时肌肉饱满的模样而加强健身,达到了一种专业运动员的体格,强健的肌肉与完美的体型我真不敢相信此时的米叔已是51岁了。而更令人钦佩的是随着时间发展,米叔的体格也相应地在变化。到中年时期轻微发胖,饰演老年时期的父亲更是增肥到了两百斤,大腹便便与年轻时的强壮模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米叔作为一个专业演员的优秀素养。而他将一个拥有着伟大金牌梦的父亲更是诠释得鲜活精彩。拥有权威,说一不二,严格认真,然而面对女儿在体育学院的教练的刁难时,也依然表现出了柔弱而感性的一面,为了女儿们能向金牌梦更进一步,私自对女儿们进行训练。当被教练发现举报时,满噙泪花的他道出了自己的金牌梦以及托付于女儿们身上的殷切期望。以前坚强刚硬的父亲竟在陌生人面前露出柔弱恳求之色,或许这里也有千千万万个父亲的影子。如何刚硬如何不屈,但凡在涉及到子女的问题上,他们总愿倾其所有来换得我们的周全。能刚强,能柔弱,转换自如,行云流水,真实感人,可谓米叔出品,必为精品。

       在这里有很多人质疑影片存在男权主义。恐怕不敢苟同。印度确实是一个男性地位较高的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差距也很大。影片中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也真实地反映了印度的真实现状,父亲代表不可抵抗的权威这是无法抹去的事实。但是萌生出让女儿们练习摔跤的想法,并非是他想得金牌想疯了而专横执拗地做出决定。是在邻家的兄弟俩被女儿们揍得不像样之后,他才欣喜地发现,女儿们的力量不容小觑,天赋在此,为何不试试?就像我们幼时学声乐学钢琴学舞蹈,都是父母帮助我们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爱好。

       为何会认为是男权主义?倘若那样,他应该是持着女子应该早早嫁人相夫教子的观点,从而剥夺她们挖掘自己其它任何长处的权利,就像影片中的那个被迫嫁人的年幼稚嫩的新娘一般,又怎么会允许她们抛头露面与男人们进行激烈的肉体搏斗呢?他面对的可是全村人的嘲笑和非议。而且是在十几年前的那个环境下,这个故事的原型,也是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拥有这样大胆而前卫的想法,可见他的思想与毅力都是令人赞叹与钦佩的。并且影片中的父亲是和妻子协商好了的,只是给他一年时间来观察女孩儿们发展状况,而非决绝专制。女孩儿们在倾听完年轻新娘们的遭遇后,是自觉领悟到了自己拥有的是其他女孩儿所没有的选择和权利,进而努力的。至于短发,个人认为是因为摔跤这项运动不需要过多繁琐,就像其它的真正的运动员一样,是职业需求,而非代表男女歧视的象征。

        而在影片的高潮部分,父亲对Geeta说道:“你不是在为你一个人战斗,你要让千千万万的女性看到女人一生并不是只能相夫教子。”这也是父亲思想的先进之处,更使影片的主题得到升华与深化。可见印度在宣扬男女性别平等的问题上还是有所努力的。

       而与其认为男性力量是推动女孩儿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如单单看作是父亲为代表的长辈对于儿女的支撑和鼓舞。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在一个父权至上观念悠久的国度里,过度讨论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是太苛刻了。毕竟性别平等问题是全球性的,也是长期性的。

       其实影片中的主题是多样的,并非只局限在亲情与女权男权主题。比如父亲个人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成长与独立、面对成就后的保持初心、对于印度摔跤运动的宣传与致敬、提升国家荣誉感与价值感等等。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每个主题都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总之,深刻详细地去了解一部影片背后的文化背景,你会发现视角其实不必那么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ngal(摔跤吧爸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vv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