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用微信给我转了1000元钱。上面留言:“发工资了,随便花。”
当时我的感觉是惊喜。惊喜的不是他给我转了1000块钱,而是我以为他涨工资了。
到今年12月份,儿子上班整一年了。
自上班以来,儿子一直有不想在目前单位干下去的想法,原因是工资低。
10月份,儿子比9月份多开了2000多块钱,总工资额虽然仍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但却是他可以接受的。
25号是儿子每月发工资的日子。对这个月的工资,儿子是有期待的,他很希望这个月的工资仍是10月份的数额。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11月份的工资又被打回了10月份之前的样子。
儿子很失望,内心或许还有点儿小崩溃。于是,转钱时那句略带情绪的留言便连同他的沮丧一起通过微信传递了过来。
儿子说,他想考研。我当时也没怎么细想,就说行,我支持你。对于儿子提的要求,我这个当妈的一向都是没有免疫力的。
跟儿子交流完,也不管儿子是否真把他说的考研当成一回事儿,我却是立马帮他规划起来。
先问了一下度娘2021年的研究生报考时间。不问不知道,一问傻眼了。
2021年的研究生报名时间从预报名到正式报名,再到现场认证,截止到本月14号就全部结束了。这意味着儿子最早能参加2022年12月份的研究生考试。
情况摆在这儿,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首先年龄上一算就不可行。
这么一一考虑下来,突然就焦虑起来。
晚上睡不着觉,想了一大堆说服他打消考研念头的理由,这样想着,恨不得马上就把我的所有想法一股脑地说给他听。
可看了一下时间,似乎又不妥,这个点儿儿子也许已经睡觉了,还是别打扰他吧,明天早晨再说。
想明白了这些,自己已睡意全无,瞌睡虫也全部跑到爪哇国去了。
睡不着,翻来覆去地自己折磨着自己,突然,一下想通了:“不,明天我不要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儿子。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参与。”
大多时候,孩子是有自己正确想法的,只是有时会不坚定,偶尔产生情绪波动。
这时,孩子跟父母吐槽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糗事,可能就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但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夸大这种情绪,这样就很容易把我们的关心附带上一些焦虑传递给他们。这种关心和关爱对孩子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过度解读来自于孩子的任何信息。有时情绪就是情绪。
毋庸置疑,面对困难,当他们真正去解决的时候,会让自己冷静下来,慎重思考,他们稚嫩的肩膀也完全可以担负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况且,时间是个好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现在难以逾越的困难,也许再过上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再回过头来看时,那困难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们家长对他们的倾听、理解和支持。
想想我们二十多岁的时候,父母为了我们少走弯路, 也会苦口婆心地跟我们讲很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但那时,有多少道理是我们真正能听到心里去的?很多事情不都还是我们自己用青春试了错。直至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的事情和挫折多了,我们才真正地领悟到父母当年的良苦用心。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只要你迈开腿走出去第一步,然后坚持下去,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到达想要去的目的地。
近几年,我从跟父母相处的经验中悟出了一些跟儿子相处的方法。
因为我个人生活遭遇的一些坎坷,母亲总是对我的困难过度解读。有时,只一点儿风吹草动,她就担心得不得了。这种关心与关爱不但对我毫无帮助,而且增加了我的焦虑,让我处于更大的烦恼之中。
由此,我想到了跟儿子的相处,是不是我也有跟妈妈一样对儿子的过度惦念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好!适时地对孩子放手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和最好的爱。
放手是一种信任,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当对孩子有了信任、理解和尊重,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就真正开始了。
近期,我与儿子在买房的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
儿子上班以后,我一直想尽早给孩子在他上班的城市贷款买个房,可是他却持不同意见,不急着买房。
起初我并不理解,觉得他的想法很不成熟。但是现在,我会选择信任他,会认真地考虑他的想法和意见。
或许,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放手,也是我们母子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与连接的开端。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