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最费心思的事。
著名作家莫言建议,写作应从模仿名家开始,正如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绘画需要先写生一样。写作一方面要重视生活经历这一源头,另一方面也可借鉴前人的智慧,将立意、结构、语言融为己用。
对于中学生而言,教材便是最好的名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那些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本学期《背影》就是一篇极好的记叙范文。
一、裁取素材
我们一直教导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挖掘可写的素材。可这样的教育大而空泛,学生只把原话记住了,把方法依然抛之脑后。到了写作时,还是回到编一些老套故事这条轻车熟路上。
《背影》的取材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送别,几乎人人都有的体验;父亲给孩子买东西,那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这其中父亲衣着动作等细节,父亲那一句句唠叨而亲切的话语,仿佛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发生。虽然时代相隔久远,但这平凡的一幕依然可以引起我们的共情!原来,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其实就这么简单。
二、表情达意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灵魂;情有所依,是文章感人的关键。《背影》的主题“父爱”,是很平凡的主题。但这一平凡的主题,却在细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送别中父亲给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满含着深切的爱子之情:“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到了车站,又忙着和脚夫讲价钱,又再三嘱托茶房照顾我,甚至连买橘子这样的小事,都要亲力亲为,仿佛只有这样,心里才会“很轻松似的”,才算是尽了父亲的责任。而父亲不多的几句语言描写,更是由爱子深情凝结而成:“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与其说这表现了父亲的坚强,不如说父亲在“祖母死了”、“差事交卸”的双重打击后,为了安慰鼓励我而强作欢颜;“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更是将心里对我的惦念溢于言表。抓住了这些细节,情感表现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不需要任何渲染、点明了。
而我们的同学们在作文中经常是不知如何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时也只会用单一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所以文章显得空洞苍白,无病呻吟。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来表现人物心理,让自己、让笔下人物情有所托,情有所依。
三、谋篇布局
曾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文章内容比作珍珠,那么线索就是穿珍珠的那根金线,没有它,珍珠散乱在地,串不成珍珠项链。《背影》中的“背影”就是那根金线。文章四次提到背影,使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开篇点题,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背影”上;高潮部分,作者抓住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作了详细描写,作者的感情,也在此爆发;父子分别,作者单单提到“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扣题的用意已非常明显;而在结尾,眼前出现的依然是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整篇文章,也到此戛然而止。学生学习写作,也应该学习本文谋篇布局中把最动人的关键点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法,让文章结构严谨,干净利落。
《背影》的详略安排同样值得学习。文章的详略安排,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难点。抓住关键情节进行详细描写,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中心思想,增添阅读的趣味性;而其他情节的略写,也让文章的结构紧凑,节奏感强。哪里是关键情节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整个事件中最精彩动人之处。《背影》中最精彩动人之处,莫过于望父买橘一部分了,父亲的无私的爱,尽在这里呈现。所以作者用了主要的篇幅,对父亲的外貌,动作作了详细的描写,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情。而略写部分,也不是作者随意安置的。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短短的几句话,一个复杂的背景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文章悲凉深沉的气氛也就此展开。我们在构思文章,也要学习这种方法,紧抓关键情节进行详细描写;而略写部分,则注重用简略的语言交代,这样会让文章情节更连贯,思路更清晰。
裁取素材、表情达意、谋篇布局是《背影》一文中很突出的写作特色,也是学生很容易上手的仿写训练点,从这三个点着手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