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关羽被杀,荆州失掉后,蜀国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筹码。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设想是,联合孙吴,荆州一路北上取许昌,汉中一路效仿高祖,暗度陈仓,直入长安……
历史没有假设,况且刘备征吴兵败托孤,蜀国已经成了最弱的一方。
诸葛亮又不愿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有兵出祁山。
这时的蜀国,五虎将只剩下赵云,已经老了,以至于诸葛不愿再用他。能打的只有魏延,其他的要么太年轻,要么籍籍无名,文臣中马谡只会纸上谈兵。
况且蜀道运粮太难,虽然有“木牛流马”,但是效率太低,不适于长期战争,多次出兵又撤退,对作战士气影响很大,而敌方总是以逸待劳,坚守不战,采取的是战国李牧的战术,坚守不出,一战定了输赢。
现在看来,诸葛亮是一个政治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子兵法说,胜而战之。但是六出祁山,都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蜀国越来越衰弱了。
其实当时的蜀国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黄浩为首的当地官员,一派是以诸葛为首荆州派,还有以刘禅为首的外地派。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互不相让。
诸葛一次次出兵,也是无奈之举,是为了弱化矛盾,让大家都以兴复汉室而努力!
如果不出祁山,在成都和汉中这两个粮仓主抓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人口增长,兵源无忧,不断存粮,提拔文臣武将,让人才充足,待曹魏有变,联合孙吴出兵,又会是另一番结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