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拖延”二字真是激励人心,激动的还是赶忙着手阅读与记录。
通读第一部分(一、二、三章),内容基本是在分析人产生拖延行为的种种根源、思维角度。只得“拖延怪圈”与“拖延者信条”着实让自己拍腿叫好,真的分析得太有意思了。没错,生活中,何曾不拖延应对那些比必须要面对的事呢?
怪圈
拖延怪圈在第三点“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已经自然衍生出了心理上的选择:
a.我应该早点开始
b.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事
c.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
d.我希望没人发现
b和c的结合就是,“虽然你努力让自己自得其乐,但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生活中一些活,因为还有时间,总会想着放慢这事先做些别的事,而且会发现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热情高涨状态良好。什么写方案,然后却想搞搞房间或者办公桌卫生;要去银行办手续,却想着先锻炼身体健康为先,即时两件事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在第六点“最后的抉择”,则是直接变化成了:做不做的纠结;
1)不做
a.我无法忍受了——你逃跑了
b.何必庸人自扰呢?——放弃了
(2)做——背水一战
a.我不能再等了
b.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何当初不早点开始
c.把它做完就行了
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心理分析来看,到了怪圈的这一环,都是已经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了。
选择了”不做“,情况是归结为失败的;失败的原因,都将会是自己用拖延来掩饰自己的理由,例害怕自己的成功、完美主义等;
选择了”做“,那么结果可能是有遗憾的,自己并不是手到擒来兵来将挡轻松解决的。更让我在意的,恰恰是这样一次次匆忙的过程,犹如折磨。例如:反复修改的文案设计,消磨了一开始的激情,只剩下早些交付任务的期待。这样你只会越发厌倦这类事情。也促就了在喊“我永远不会再拖延”后的问号,过渡到下次怪圈的开始。
信条
每一种心理的状态,都有对应的准则或者理念。身处拖延状态的人则或多或少会坚守“拖延者信条”,而且多数是潜移默化。
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4、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5、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6、我必须避开挑战。
7、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8、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9、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10、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11、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12、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十二条理念,乍一看,感觉都带着很多的正能量啊。传达着一种争做第一的激情和想法。只是拖延心理就是在自我追求中带来的心理烦恼。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想想感觉曾经年少时还在公众场合面对众人高谈此论点,顿时感到脸上炽热。有趣的在于这个“做好”,怎么定义。直说了,如何定义其实都是来源自己。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风水轮流转,塘边怎能不湿鞋!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罗胖早前有一期文章提到也是这样的点:罗辑思维在完成交付每一个筹划或者组织上,心里都清楚这一定不是最好的答案/方案。但是结合自身,原因就是很多的:认知境界、人脉见识等。这三个信条,在文中提到的成长心态引导下,催生的是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理想状态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