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武帝:纵横的半生,晚年的回头

汉武帝:纵横的半生,晚年的回头

作者: RiverMg | 来源:发表于2020-12-13 18:02 被阅读0次

        即使是纵横全中国的历史上上下下五千年之久,这位伟大而又饱受议论的皇帝,在现在的中国依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一生充满了史学家与学者的争议,他创立了不朽的辉煌功业,骄傲纵横了半生,晚年却才悔悟回头。他为汉朝的基业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开辟丝绸之路,通使西域,北征匈奴,抵御外敌,让中原地带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又忽视了巫蛊之祸的发生,大肆用兵使得国库空虚,最终使得西汉险些败于他手。这,就是刘彻,汉武帝刘彻不平凡的辉煌的矛盾的一生。

        提起汉武帝,很多人应该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在位时所做出的政治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指的就是自春秋战国时期传下来的所谓诸子百家。其中包括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等。而汉武帝所颁布的这道命令,就是说要废除所有百家除儒家以外的一切学派。我们知道,汉朝在刚刚开国时,刘邦也就是汉高祖采用的是所谓“黄老之术”,其主旨有些与道家相似,是刘邦用来调养生息,让天下得以修养的一种一时之策。在汉武帝之前,历代的汉朝皇帝大多都采取了如此的治国方法与主旨思想。这种方法有很多好处,经过长期以来的此法的调整,到了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时,国库充盈,国力强盛。但是在上面说了,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只是一时之计而已。主要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减少刑罚,并且对于各种犯罪以及一些法规力度放松,会导致民间出现一些不好管理的势力。像地主豪强,头目领袖什么的。而这些聚集在民间的势力以后都会为国家带来隐患。二,藏匿于朝堂中的势力,公卿百官,诸侯权臣。在法律放宽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借机积蓄势力的诸侯。而这些人中还会有武官,养精蓄锐,关键是手握兵权。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政治见解,但是留着他们积攒势力实则便是养虎为患。因此,刘彻在当上皇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推行儒家。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加强国力制定法规需要用儒家呢?按理说,法律有关的事应该采用法家才对。但是儒家不禁不被人看好而且其主旨非法而是礼,对于汉武帝整顿政治来说并没有好处。所以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尊君。儒家主旨,讲究“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而刘彻要通过儒家开强调的其实就是君臣之礼,也就是尊君一策。提倡尊君,其实也就代表了中央集权。将诸侯的大部分权力都打散,然后从内部使家族瓦解,最后他便能够施行他的中央集权之策。但是如何将诸侯从内部瓦解呢?这便是当年汉武帝中用的臣子主父偃所提出的方法,推恩令。也就是将从前由嫡长子继承父亲家业的规定改为不管是庶子还是嫡系都可以平分家产。十分巧妙,不得不说。这样一来造成的局面可以想象,为了争夺土地地位往往是一家人来来去去争斗不休,造成权力大部分分散,于是刘彻就可以通过此法慢慢的将权力收回。到最后,不仅主要权力都重新归属到了汉武帝的手上,连民间的铁业盐业也都归属了国家,由国家负责买卖。这便是所谓之“中央集权”。

        但是,最后达到的效果虽然十分合刘彻的意,可是却也为以后埋下了一些不好的种子。汉武帝本身性急,为了能够最高效的达到目的,于是他在用人的这一方面有着与历代的“贤君”不一样的做法。当时汉武帝选择重用了主父偃这样的人,而不是真正的忠臣。主父偃堪称小人,他不仅贪图钱财经常贪污而且并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但汉武帝在朝堂之上却大多数的让这些人更多的为官。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与真正直言敢谏的忠臣贤者不一样,他们会选择迎合皇上的利益,能够帮助他达到他的目的。但如果是一个从来只坚持自己的意见并经常反对他的人,反而不好掌控了。

        但是现在,汉武帝已经成功的实施了他的中央集权,即将要干出一件大事。征匈奴。匈奴一直都是对于中原来说很大的一个威胁,因为他们所处的地方不仅无法种植粮食十分荒芜还欠缺物资十分分散。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向来都是哪里有水源哪里有肥沃的青草地就去往哪里。有的时候到了实在走投无路时就会侵略西汉的土地。这就让一些靠近边疆的百姓村庄苦不堪言,经常被匈奴所骚扰。而汉武帝在这时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出征。毋庸置疑,汉武帝的政治才华与他的军事才华都是十分出众的。他在几十年内就将匈奴打的已经不敢靠近中原,并且把西汉的疆域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小。

        并且后来,他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原人民与西域一代的经商贸易的始例。但是为了让西汉对于外界的拓张及了解能够继续,所以他一次在听说大宛出了一种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后,便让人带着一匹用纯金做的1:1还原大小的金马前去求马,但是他的目的当然不只是马这么简单,他主要的目的其实是探知西域的国家对于西汉是否友好尊敬。假如西域拒绝他的这一请求或是做出有违礼仪的举动他便需要采取措施。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验证。大宛的国王不仅没有同意这一请求,还把西汉的使节给杀了,并且劫走了金马。这就代表了西域名副其实的对于西汉的不敬。于是,现在他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攻打大宛?肯定要。为什么呢?大宛在西域一代,只是一个十分小的小国。而这样的一个小国都可以蔑视西汉如此强大的兵威,公然杀死西汉的使者给予挑衅,这就代表了可能西域一代的更大的国家会更加看不起西汉。于是他决定出兵。而结果,因为路途相比于匈奴的那种程度的距离还远的多得多,于是导致去了一堆人回来一半人,在仗勉强打赢的同时却大大减弱了西汉的国力,户口比以前少了一半,国家险些就此灭亡。直到这时汉武帝才意识到他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因为长达几十年的征战早已让整个大汉差点都为此陪葬。战争带来的创伤无疑是巨大的。

        正是因此,西汉最后摇摇欲坠,险些灭国。同时在他的晚年还办法了巫蛊之祸,国家已经濒临灭亡的顶端。可是,就在这时候,汉武帝却似乎是猛然惊醒一般,下达了诏令,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改正了。这也是挽救了汉朝的主要原因。而他的晚年为何又会这样的猛然回头?他的一辈子几乎都是无比的骄纵张狂。他确实与别的皇帝是不一样的。他在最后的这一刻挽救了西汉。这也是他的不一样之处。

        说到最后,汉武帝,一个这样的辉煌的伟大的人格,在自己的事业最后,经历了最大的挫折与最力挽狂澜的一次悬崖边的回头。他的事迹也最终留在了史书中,为后人所争执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武帝:纵横的半生,晚年的回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dp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