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倾向性,使得个体迫切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接纳,因此常常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力迁就、取悦他人的行为。这类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体为了让他人感到满意或避免冲突,频繁的牺牲自己的需求、意愿和感受。
讨好型模式讨好型人格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过分关注他人的意见和期待:经常以他人的喜好或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忽视个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2. 难以说“不”:在面对请求时,很难拒绝,即使这些请求超出了个人的界限或者与自己的需求相冲突。
3. 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容易改变自我表现或立场以迎合对方,有时可能导致自我身份感的混乱。
4. 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边界:讨好型的人不太会设定或维护健康的个人界限。
5. 依赖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从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中寻求自我价值。
6. 过分避免冲突:为了维持和平和谐,可能会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或感受。
7. 用行为来换取爱和认同:通过不断付出和帮助来试图获得爱的保障和他人的认同。
8. 压抑个人的需求和情感: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或不舒服,而忽略或压抑个人的需求和感受。
讨好型的人格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个体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适应优势,但长期来看,这种过度讨好的行为模式可能导致内在的消耗和心理紧张,甚至引起人际关系问题、自尊问题和各种焦虑抑郁情绪。
治疗讨好型人格的方法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个体认识并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并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认同和人际界限。通过逐渐学习如何坚持个人需求和表达真实感受,个体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