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从,随众;于心,从心

于从,随众;于心,从心

作者: 故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9:49 被阅读292次

话说修真界有一块奇石,能辨别人生三次机缘。无论人界、修真界、妖魔界,都可一观。一时趋附者众,只因无论是人、仙、魔,得一机缘,便有无数好处。

只是此石奇异,三次机缘分为三重,只许前行,不得回首。

无数人来寻,却有无数人追悔而去,众人问起,只道:不去也罢,不去也罢。

千佛门佛子年少,也想来一探,师兄无方道:奇石千人千相,所出机缘,无一相同。此番你往,可在第一层就回归,余下的不走便罢。

佛子点头应允。

他去后,师兄无圆道:师弟,这番话只怕无用。想当年,你去之时,我也同样如此交待。

无方叹气,这也是他俩为何被罚守山门十年之因。此事仙门人人尽知,结果却无一例外。

这边厢,佛子已入奇石,他问:第一重机缘是什么?

奇石答:任你世间悠游,万人供奉。可要?

佛子摇头

逐问:第二重机缘是什么?

奇石答:任你天地至尊,万世香火,可要?

佛子摇头

逐问:第三重机缘是什么?

奇石答:可有想清楚?佛子不言,奇石续道:任你人如一尘,漂浮世间。

佛子笑道:如此甚好。

千佛门已三万年不曾有佛僧突破大乘,然这日,天降祥云,万里莲香,刚踏入佛门二十年的佛子以本心顿悟,归大道。

众仙门弟子大惑不解,那奇石他们都有试过,可事后无一不悔,难道奇石只对千佛门灵验?

千佛门两位佛缘深厚,在世间难得一见的奇才无方无圆二人也不解,二人在千佛门多年,却未证小乘四果,难得解脱,于是发愿誓证菩提。

时光冉冉,于千万年后,又见佛子,逐问:那日你究竟如何了悟?

佛子曰:人如尘,漂浮世间;心无定,则行色匆匆;世事弄人,淡薄多少是非;彻悟,则尘埃落定。

相关文章

  • 于从,随众;于心,从心

    话说修真界有一块奇石,能辨别人生三次机缘。无论人界、修真界、妖魔界,都可一观。一时趋附者众,只因无论是人、仙、魔,...

  • 惟愿清净

    知道的杂事越多,心便越乱,于茫茫尘世中,独守自己的一方净土,撇开乱麻,从于心,从于志,从于诗和远方~

  • 从心随简

    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半美好,一半混沌。 拥有着如此多的身外之物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时候,这些多...

  • 何为诗,何为律诗?

    何为诗? 动于心,声于口,谓之诗。故子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志之为字,从士从心,谓心之所之也。诗之为字,从言...

  • 人人人人从从从从众众众众

    国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放松、休息的好时间,于我而言。就是做平时做不了或延长没那么多时间做的东西,比如看书、电影...

  • 2019青岛国际家具展 | 徐州锦绣伟邦『至尊雅居』,尊于形,雅

    展位号:B2-28 尊于形 雅于心 谁在寻求 谁在等待 当目光随形起伏时 心便亮了 原来它早已存于吾心 至此显于形...

  • 启示录

    自知。知止。止于度。静于心,乱于随。

  • 于公于私从心就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似乎又进入每年都会的一个沉默期 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词汇 去装饰整篇阅读 都是一些夜深而有的羁绊 真的...

  • 随于心,记于秋叶泛黄

    实习那天,在去金马湖的路上,我看见满路飘落的叶子,那种感觉,我真的很喜欢。 从那天开始,我开始喜欢上了泛黄的树叶,...

  • 纯本生活 | 探索现代中式美学的回归

    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 从喧嚣中抽身而退,闲情间,心自飞扬。 禅意之美,美在于心,不在远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从,随众;于心,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hx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