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回想起月子,我都会有一些悔恨,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痛苦。
我的月子经历不算太坎坷,遇到了宝宝提前破水,半夜急剖;黄疸迟迟不降,持续半个月没有太阳;加错了不消化的奶粉,宝宝拉臭臭艰难;一千七的吸奶器原来是假冒货,一滴奶也吸不出,让我严重自责……
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些我都可以原谅。然而,我最不能原谅是,我被迫和宝宝分开睡。
在医院里的时候,宝宝睡在小床上,我记得第一个生产的晚上,我一点也不敢睡,一直看着他。
在月子中心的时候,宝宝依然睡在小床上,除了喂奶的时候,他会回到我身边,其他时间都在小床上或者月嫂手里。
那时候,周围的人都说,妈妈要养好身体,宝宝自己睡小床安全,孩子不能抱,抱多了要抱坏的……就这样,我像个傻子一样,成了一个喂奶的机器,当宝宝哭了,我只能陪着一起哭。
终于,有一天,我申请宝宝白天睡在我旁边一会儿,我不睡,看着他。我发现,他睡在我身边可以睡的那么安稳,不再痛苦地扭动。
这样过了几天,我终于确定了我的感觉是对的,宝宝愿意待在妈妈身边,喜欢待在妈妈身边。
所以,我开始得寸进尺了。这时候,呼呼爸爸开始认真阅读育儿书籍,发现西尔斯亲密育儿法中说的很明白,宝宝就应该待在妈妈的身边,宝宝闻到妈妈的味道,会有安全感,妈妈也一样。而且我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你去看小狮子,小猪宝宝们,都是在妈妈的身边吃奶睡觉。而宝宝被妈妈的压死的少之又少。建议睡觉的位置是,爸爸、妈妈、宝宝。爸爸和宝宝之间,隔着妈妈,妈妈会保护宝宝,这种本能是意识之下的,就像我们长大后不会从床上掉下去一样,潜意识在保护我们。
有了西尔斯博士的支持,我们一致决定,把宝宝放上大床一起睡。
于是,我们签了安全责任的说明,带着呼呼一起睡了。
我依然记得我幸福地抱着他,抱一天都觉得幸福极了,这种感觉依然还在。
而呼呼也开始和我们亲近,可以被爸爸用卧龙吟哄睡。
这一刻,我们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呼呼爸爸、呼呼妈妈。
从那开始,月嫂被我们赶到了隔壁房间休息,我们开始独立带娃。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最爱自己孩子,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也只有我们自己才是孩子最需要和最信赖的那个人。
有了前车之鉴,我们不再随意被周围的声音迷惑,比如月嫂的、护士的、医生的……我们开始了学习之路,明明有更厉害的人在你面前啊,比如西尔斯博士,比如蒙台梭利夫人,比如简尼尔森,比如托马斯戈登……这么多大师在教你,为什么不学呢?为什么要随随便便被一个门外汉带沟里?
宝宝要不要跟爸爸妈妈睡,是个导火索,点燃了我们的斗志,那就是,娃是自己的,必须自己带。
以后,我们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能是家里的老人,可能是孩子的老师,可能是孩子同学的家长,甚者小区里的路人,都会在你的育儿路上有不同意见,如果我们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就会在风中摇摆,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就会焦虑万分,听风是雨。
所以,学习,成了唯一的出路。
当我们开始跟着他的成长,一步一步开始学习时,就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一般。我加入了父母的学习群,上了小步的家长大学,还结识了一批同样认真养育的父母,一起分享,一起成长。而当我投入越多时,我的收获也是越多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自我的反思,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不禁想说:“养育,如此有趣。只要你肯投入,必然有收获。”
再见了,那个无知的,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时刻。感谢那个时刻发生在呼呼的生命之初,还没有酿成什么恶果。感谢那为我带来痛苦不舒服体验的人,让我觉醒了。
最后分享最新整理的父母成长书单给大家,也是在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
![](https://img.haomeiwen.com/i9872618/0bffa060b7e73af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