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作者: 池荷新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16:53 被阅读0次

成语释义:

多用来形容意志坚强,无论遭遇多少次挫折都不动摇、不屈服。挠是指弯曲,常比喻比喻屈服。

成语出处:

汉代蔡邕的《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成语故事:

东汉灵帝时期,有一位名叫桥玄的大臣,他性情非常刚毅、疾恶如仇。当他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有三个强盗在他府门外转悠,看见桥玄10岁的小儿子正在门口玩耍,就劫持了孩子作为人质,想狠狠地敲诈桥玄一笔。

校尉阳球得知消息后,与河南府尹、洛阳县令统率军队,将桥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不敢进攻,害怕强盗狗急跳墙杀害了孩子。

桥玄赶到自己的府第,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我会为了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桥玄还催促阳球立刻进攻。结果强盗全都抓获,然而他的小儿子也因此遇害。

桥玄担任尚书令时,发现同僚盖升有经济问题。盖升官至太中大夫,他和灵帝私交甚好,就仗着这层关系,毫无顾忌地收受贿赂、搜刮民财。

桥玄非常气愤,就给汉灵帝上奏章,要求将盖升罢官,将他的家产抄没。可是,汉灵帝庇护盖升,不但不对盖升进行处置,反而升了他的官。桥玄便以生病为由,辞职还乡。

人们非常佩服桥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对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百折不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不管是抗战时期的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还是发展时期的开拓创新、勇敢在危难中开辟发展经济道路,都是在百折不挠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奋起反抗,殊死抗战。

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变革创新、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实现理想追求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念支撑,是炎黄子孙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


有关百折不挠的名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成功也很简单,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相关文章

  • 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成语释义: 多用来形容意志坚强,无论遭遇多少次挫折都不动摇、不屈服。挠是指弯曲,常比喻比喻屈服。 成语出处: 汉代...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 成语典故

    一日千里 周穆王听说:造父驯马驾车的本领最好,就把他召来。 造父知道周穆王想到遥远的西方运河去,就挑选了八匹好马拉...

  • 成语典故

    一丘之貉 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之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

  • 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 释义:指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ku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