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会花钱吗?”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啥?这也算问题?我们不是每天都在花钱吗?从现金到银行卡,从微信、支付宝到闪付、白条,从线上到线下,从生活必需品到投资理财产品,我们完全习惯花钱这件事。
可是如果把问题加上一个限定词“你会明智地花钱吗?”还有多少人能自信的点头呢?
比尔盖茨曾说过:“巧妙的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古语也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可见,花钱和赚钱的地位同等重要。
《学会花钱》这本书正是日本金融专家野口真人为了回答“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钱”这一问题而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72764/2a129996f5d80d12.jpg)
野口真人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先后任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证券,长期活跃于金融界。2004年创办Plutus Consulting,致力于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等咨询。在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发布的咨询公司排行中,Plutus Consulting多次位居私人咨询公司榜首。此外,他还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教授财务管理,出版过《精准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维在职场快速超车》等书籍。
在《学会花钱》一书中,野口真人将概率论、统计学、行为经济学等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然后将它们融入到生活场景之中,化作“日常经济学”,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读者展示金融全像,启发“花钱的智慧”。
通读全书,我总结了一下,要明智地花钱需要分三步走:一,将钱包分成三份;二,将每项支出归类到相应钱包里;三,决定要不要执行这项支出。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如何落实这三个步骤,实现明智地花钱。
01将钱包分成三份
在金融的世界里,钱包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消费,投资和投机。
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商品)”的行为。
投资: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资本(生产能力),而投入现有资本的活动”。
投机: 是指“做好会亏损的思想准备,挑战一下,看是否能够获得比付出的金钱更多的回报”。
以白领小美的近期花销为例:
偶像要来开演唱会了,早早约好闺蜜买了票,支出455元。换了新工作,英语使用率比原来高不少,赶紧报个学习班,提高下口语能力,支出899元。下班路上看见新开了一家彩票店,于是心血来潮花5块钱买了一张刮刮乐,结果并没有中奖。
在这个例子中,买演唱会的票是为了满足放松心情、见偶像的欲望,所以这项支出划分到“消费钱包”范围内。
报班学习,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升职加薪做准备,预期收入远高于现在支出的899,所以属于“投资钱包”。
在买彩票时,小美想的是“万一中了10万块呢!”如果没中也就只损失5块钱而已,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这项支出归类到“投机钱包”。
在小美的例子中,各项花费比较容易划分,但在生活中,三个钱包的区别有时并不是那么明显,必须加以注意。为了明智地花钱,我们必须明白消费、投资、投机之间的差别,深入挖掘各自的含义,思考与三者匹配的花钱方法。
如果是消费,那就要考虑购买的物品得到的效用(满足程度)与所支付的价格是否匹配。为了满足消费支出,通过合理投资增加资产也是必要的,但不要因为想要赚钱而沉溺投机,投机很可能会败光辛苦攒下的资产。
02如何区分支出属于哪个钱包?
我们如何准确区分支出属于哪个钱包呢?可以参考现金流量、不确定性、时间价值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考量。
现金流量
投资的价值由商品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决定。消费钱包中的商品价值由个人满足程度——效用来决定。明确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区分“相似”的商品是投资对象还是消费对象了。
同样是培训花销,意在提升职场竞争力的英语培训就是投资,而为了愉悦心情的烘焙培训就是消费;同样是电影相关的支出,投入到电影放映权的就是投资,买电影票的支出就是消费;同样是买地,打算建工厂购买空地就是投资,为建自家住房而购买空地就是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钱包中时常会有迷惑判断的“歪曲硬币”,影响我们计算商品的“现金流量期望值”。对此,野口真人在书中从概率角度剖析了常见的决策陷阱,帮我们躲避各种“坑”,同时他还建议在投资方面的顺序应该是:人、物、钱。
(1)选哪个箱子?
假设你参加有奖竞猜节目,面前摆有A、B、C三个保险箱,其中一个装有10万元奖金。制作方要求你选择其中一个保险箱,你选择了A。随后主持人说:“我们先来打开保险箱B,看看结果如何”,接着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打开了B保险箱:B中什么也没有。
然后主持人问:“确定选A吗?现在可以换成C哦。”
那么,你要不要听取主持人的提议呢?
诸如以上实例的推演分析,《学会花钱》中介绍了很多。除此之外,先验概率的例子更是精彩,没有概率基础知识的读者也能看得进去,读完之后会有一种“概率知识就是金钱啊”的感慨。
(2)投资顺序:人、物、钱
在金融理论中,能创造最多现金流量的是人。在企业经营中,人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最重要资产,对人的“投资”,回报率最高,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顶尖企业特别重视人才投资的原因。
而回到个人成长规划,也不妨如此,先投资自己,投资自己的健康、提高学习能力,让自己有资本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确定性
A参加了语言培训,期待将来会增加收入,但他可能并没有通过资质认证考试;也可能通过了资质认证,但是没有通过公司内部考核;还可能因为公司发展原因,缩减了加薪计划。
B企业进行厂房建设,事先预测这次投资会在两年后创造可观的收入。可是有可能在日后建设甚至生产过程中因各环节问题,产生与预期不符的结果。
这些都是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投机的不确定性就更明显了。例如买彩票,绝大多数人得到的只是废纸而已。
这种投资、投机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就叫做“风险”。风险不等同于危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无法预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学知识对风险进行计算,并通过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对风险进行合理控制。
书中以拉面店和法国餐厅经营为例,通过标准差、夏普比率这些概念,讲解了风险、收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又讲述了资产组合与期权这两种规避风险的手段。生活化的实例,详细的推演步骤,将统计学概念、公式抽丝剥茧展示给读者,教我们如何应用到具体生活决策中。
时间价值
如果六年的工资总额相同,但是支付方法有三种:
1) 最初工资低,之后渐渐上涨;
2) 六年间工资不变;
3) 最初工资高,之后逐渐下降;
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这是行为经济学家罗文斯坦和普雷莱茨曾经做过的调查。根据金融理论来考量,第三种方式对员工最合理。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的对象选择这一方式。
如果有两个投资方案,一个是现在投资100万,十年后得到200万,收益率是7.18%。另一个方案是,现在投资100万,四十年后可以得到2000万,收益率是7.78%。如果这两个投资方案的不确定性相同,你会考虑哪个?
理论上,应该更倾向收益较高的四十年的投资方案,但倘若你是一位已经退休的六十岁老人呢?
所以,从自己的时间轴出发,慎重考虑,有助于我们更明智的使用金钱。
03作出决定
通过前两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三个钱包,学习了如何将支出归类到三个钱包的理论和方法,而最终将一笔钱用作消费、投资还是投机,决定权在金钱持有者本人。
《学会花钱》是一本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兼具深度与广度的金融启蒙类书籍。语言深入浅出,用生活化的实例为我们介绍了金融全像,引导我们思考金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及对待金钱的态度。
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的书。而是提醒我们用金融学的视野了解世界,用投资的思维去规划人生,用好金钱这个工具,让幸福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