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母亲一直说头晕,还以为是因为高血压引发的,碰巧她前些天一时疏忽没有吃降压药。结果,正常服用降压药以后,症状还是没有改善。
下午带母亲去医院看门诊,先挂了心血管内科,医生大致检查后建议再去神经内科看。再到神经内科检查,医生判断是患了“耳石症”,需要做复位治疗,结果做了一次复位后,效果不佳,没有彻底恢复正常。暂时不能排除还有其他病因的可能,于是医生建议办理住院治疗。
之后,到住院部办了住院手续,又做了核磁共振等检查,挂上吊瓶输上液。待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告诉我,没有太大问题,基本确诊就是“耳石症”,只需要再做几次复位治疗,输点液,大概三四天就能康复出院。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耳石症”这种病,我问医生这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医生详细解说以后,我又用手机百度了一下,终于明白病因所在。
自从姐姐生了二胎以后,母亲大部分时间在省城帮姐姐带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两岁多,真的很不容易。母亲除了帮忙带孩子,还得照顾姐姐一家四口的饮食起居,接送另一个已经上小学的侄儿上学放学。
母亲的病,很大的原因就是长期的积劳成疾,睡眠不足、休息不好产生的。
耳石症是一个通俗说法,真正医学上的术语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的人体耳朵,内耳部位负责人体平衡的器官发生了病变。耳石就是在平衡器官的一个碳酸钙结晶,附着在椭圆囊的膜上,负责人体的平衡状态。如果耳石发生病变了以后,从它原有的位置脱落下来,进入到的内耳内淋巴液中,在内耳迷路里边漂浮,这时就会刺激神经细胞,产生眩晕的感觉。主要症状就是眩晕,看东西旋转,然后感觉自己在动,或周围物体在动,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反射的症状。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不到一分钟,跟体位改变有很大关系,当头动时就会诱发眩晕,当人体保持固定状态时就会消失。一般跟听力没有关系,不会出现听力下降和耳鸣,治疗上主要靠手法复位来把耳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以此解除眩晕症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