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说话2》听书稿V1.0

《好好说话2》听书稿V1.0

作者: 又五月_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00:24 被阅读0次

    你好,今天要为大家解读的是《好好说话2》这本书。作者是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成员马薇薇、黄执中、邱晨等人。

    《好好说话2》是个音频收费节目,每集用3-7分钟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你解答一些说话技巧。本书就是《好好说话2》音频的文稿。

    我们常说:“要功利性地学习”。那什么是功利性学习呢?本质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为解决人生某个问题、揭开某方面的疑惑来而。

    那你为什么有需求和困惑呢?一切根本原因在于搞不清楚因果关系,对于人生一些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抱有侥幸心理。

    你的思维层面搞不清楚因果关系,是混乱的,那你怎么清晰地去说出来呢?连想法都无法清晰地表述,那人生岂不是灾难?

    人的需求、困惑都从哪儿来呢?答案是来源于生活。如果你能讲述清楚问题的本质原因、并且有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那需求和困惑不都迎刃而解了么?

    本书作者从6大版块教你如何清晰表达自己、最后做到好好说话、说好话。分别是:改变他人决策、化解尴尬、难堪的困境、精确表达意思提升语言效率、有效表达需求和想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既能充分表达自己,又能有效沟通。

    既然说话是一门技能,而我们都知道练习一门技能,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外加掌握其中的要领,是可以习得的。但对于说话来讲,单单掌握一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这些需求和困惑往往来自于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会说话的人,在跟不同的人交往,只有把这6种能力全部掌握了,这样交流才会游刃有余。

    在掌握这6种能力之前,我想你应该问自己一个灵魂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好好说话,或者说为什么好好说话那么重要?

    说话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用听觉的形式表达出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是无法赚取超出ta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同理,一个人是无法讲出超出他心理活动、思维活动以外的话。

    可能会有人说:“说话谁不会,只要张嘴发出声音就可以,这还用学吗?别急,下面为你一一揭晓答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好好说话?

    先来听一则寓言故事:有个农民养了两只鸡,一只鸡只下蛋不会叫,另一只鸡只会叫不下蛋,有一天,农民非常生气地对两只鸡讲:“该叫的不会叫,该下蛋的不会下蛋”。从此以后,两只鸡既不下蛋也不叫了。说对话、好好说话重要吗?这个寓言故事已经告诉了你答案。

    再来看看以下场景,有些我们还亲身经历过。

    场景1:你发现了一款好用的东西,迫不及待想分享给别人,或者请求别人做事情,但别人无动于衷,你的的沟通失败了,原因在于你没有改变别人对事物的看法,更无法付出实际的行动。

    场景2:前一分钟有说有笑,后一秒翻脸无情,可谓一句话说人笑,一句话说人跳。原因也在于你没有好好说话,并且说的话让别人难堪了,尴尬了。

    场景3:你呈现一种口若悬河的状态,但倾听的人呆若木鸡,大脑完全理解不了你所说的,更无法翻译出来,就别提领会与传达意思了。

    场景4:每个人都有需求,不表达出来憋心里难受,因为别人不理解你,但刺裸裸地表达出来,别人难受,因为别人可能会认为你自傲自大、冷漠无情,可谓进退两难。

    场景5: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天涯海角”。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生离死别”。

    也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既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

    其实距离的远近是每个人的看法和角度不同而已。即使一墙之隔,却那么远,朝夕相望,却形同陌路。人际关系的远近我们每个人是可以掌控的,秘诀在于说对话,说好话,好好说话。

    说对话,别人愉悦了,愿意靠近你,说好话,但不虚假,别人喜欢你,心里有你,愿意成就你。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场景6: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说的够明白、别人也懂了,别人说的我们也懂了,以一种揣测的心理去理解别人,这让我们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误区,你以为别人懂了,这个真的只是你认为的,别人明不明白得要沟通才知道,你揣测别人的意思,更无法精确替代别人的想法。

    更有甚者是偏执狂,一意孤行,毫不顾忌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前面我们说了,我们每个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有时候我们要适当的舍弃,然后去接纳非议和不认可,在思想上要有所弹性,凡事可商议,一切皆能可商议,然后才有继续沟通下去的可能性。

    以上6种场景大家都见过吧,甚至有些自己还经历过,我们来总结下,分别是:

    第一条:没有好好说话无法改变别人的决策。

    第二条:无法化解尴尬、难堪的困境。

    第三条: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鸡同鸭讲,低效率沟通。

    第四条:无法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需求。

    第五条: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条:既不能充分表达又不能有效沟通。

    这些问题常见吗?非常常见,简直是人生痛点。在面对人生关键节点的时候,或者说改变命运的时刻,你没有好好说话,那么你只能保持原状,人生给了你机会,而你自己却没有牢牢把握住。

    这些来自于生活中的需求、困惑、人生的痛点,在《好好说话2》这本书作者一一告知你解决方法。

    先来看看决策。人的本能具有逆反心理,特别不愿意被别人改变,即便小孩也如此。如果大家都具有从众的心理,相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就不会这么多。

    包括学习、人生经验也一样,先人留意下的经验、路径清晰可见,但依然有很多人犯类似错误,有些错误还是无法挽回的。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经在《知识就是力量》这档栏目上讲过一个例子:双胞胎女儿在家看电视正起劲,这时候到了洗澡的时间,喊双胞胎女儿过来洗澡,像没听见一样,怎么叫都叫不动。

    可能表象你会认为孩子觉得看电视重要,所以不愿意洗澡。本质是她的行为不希望被人改变。此刻,她们的内心是比较抗拒别人让她们作出和现在不一样的行动。

    想要让对方抛弃现状,作出你想要的决策,关键在于降低对方的抗拒心理。如何降低对方的抗拒心理呢?可以给对方有选择的余地,给选择题并不是给对方下套,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比如上面双胞胎女儿洗澡事件,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宝贝们,洗澡的时间到了,你们是要妈妈帮你洗澡还是爸爸帮你们洗澡呢”?

    这样在孩子们的大脑里植入了这样一个真相:现在要洗澡了,并且有喜欢的人帮忙洗澡。

    前面讲了降低对方的抗拒心理,可以给对方作选择题,但核心问题你要考虑到,对方究竟为什么要作你给的选择题呢?

    这里面就延伸出来一个关于信任度的问题,比起“说什么”,我们更在意“是谁说”,说话的对象也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基本态度。所以在人面前建立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信任感没有了,想要对方作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好比你卖手机,任你讲述手机的功能多么多么强大、性价比多么高,对方还是无法下单购买,这都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你只是客观上去讲述产品功能的强大,但你有没有在主观上替对方考虑这个东西是否合适,别人凭什么要相信你?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倒不如实诚地告知对方产品缺点,获得对方的初步信任。作为销售员,你的个人形象就是第一道产品,第一道产品成功售卖了,后面才有机会销售第二道产品、第三道产品。

    我们再来看看化解尴尬、难堪的困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往往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要么是不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要么是没有照顾到对方的预期,会说话的人,往往一半话说在嘴里,一半话留在心里,因为他们能提前预见到这种情况。

    无论是让别人尴尬、难堪,还是自己,谁都不愿意,但往往有些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可不是别人小心眼,根本原因在于你不会好好说话,不能跟说话对象说对的话。

    尴尬、难堪,既是困境也是出口,关键时刻,会说话的人,只要一句,就能拯救这种局面。这让我想起来《我的歌手》这档综艺节目,总决赛的时候,孙楠临时要退赛,当时正在直播,主持人汪涵经典救场台词还历历在目。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论地位有多悬殊,基本原则是平等的,权利在交流中流动。很多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想法不同,得出的定义、结论以及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有些看似对立的观点,虽然你不接受,但每个人都有充分表达的权利,就看你如何去定义答案。如果一味地剥夺对方充分表达的权利,就会使对方陷入困境。

    下面讲讲如何精确表达意思,提升语言效率。先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这人最大的特点是:说话喜欢娓娓道来,有时候是一种优点,有时候是我致命的缺点。

    优点是跟领悟能力差的人交流,让对方比较省心、意思表述的非常清楚明白。 同时也是缺点,有一次我老板急着要一个报告,时间又有限,我按照平时说话的方式跟他娓娓道来,去作报告,报告作到一半时间就到了,报告的结果也没有呈现出来,在老板心中自然没有个好印象。

    要知道老板基本不到公司,难得作一回汇报,我连结果都没来得及讲出来,还谈什么个人工作成就?相比我的直接上级领导,语言犀利、三言两语讲的一清二白,无论是开会还是项目研讨,效率都非常高,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后来我向她请教,才明白,领导一般时间比较珍贵,作报告的时候要结论先行,再道缘由。

    结论先行最大的好处是能快速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当代社会注意力是非常稀缺的,想要让别人认真听自己说话,并且迅速理解意思,最后还能行动,你就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说话方式。

    在沟通前,一个模板让你高效表达,5w1h(why, where , what ,when ,who, how):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说?在哪里听?听了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说方便?跟谁讲?什么方式听?(面对面,还是网络)。

    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另你语言表达效率降低,效果也大打折扣,比如说,你交流的对象是家人、朋友、同事,你只要如实表述清楚自己的想法即可,但如果你的交流对象是社会大众,你只顾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期你们是很难交流下去的,更无法听到反馈意见。

    接下来讲讲如何有效表达需求和想法。拒绝别人似乎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几十年以来雷锋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了,“舍已为人”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

    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在雷锋时代比比皆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我们并不是说“舍已为人”的精神不好,而是在自己可控可行的范围内,量力而行。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爸的朋友来家里借钱,当时没有足够多的现金可借,我爸连夜跑到别的朋友家里去借钱,然后再借给这个朋友。

    似乎把别人的请求当成一种使命,只要别人发出号令,你就得无条件去配件,宁可委屈自己,这在成人的世界里,不是一种体面的活法。

    你所要了解的真相是:“帮人是一种人情,而人情是不能逼迫的”。善于拒绝的人,都特别善于开条件,而有些是身不由己的事,无法作出拒绝的选择,但你也要充分表达,也要开的起条件。

    既然有条件就可协商、谈判,所以拒绝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条件下是不行,那换种条件是可以,所以拒绝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关键在于开出的条件是否能接受。

    我们再来看下如何促进人际关系。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克劳德曾说:“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百分之百需要依靠人际关系”。

    几年前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了陌生人,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这不是一句鸡汤话,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现象。

    与陌生相处,我们有防备之心,尽量做到客气礼貌,并且克制自己,因为两个人心理之间有距离。但和身边的亲朋好友相处,我们放下了戒备之心,口无遮拦,并且对对方抱有较高的期望值,高期望值意味着高落差。可谓爱之深,责之切。语言是厉害的武器呢,结果伤害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你要经常性赞美人,还要夸对方到心里去,因为对方能一下子分辨出你是真心夸她还是虚假的。

    赞美也是有套路的,赞美的第一条一定要在公开场合进行,场合越公开,赞美的效果越好。第二条,赞美你还要掌握三段论,也就是说把赞美分成三个环节来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发现对方好的地方,第二个环节说明之所以好的原因,第三个环节是这个成就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但很多人只进行了第一个环节,赞美就嘎然而止了。所以才会让人觉得虚伪。另外经常赞美别人,你自己心里也会很愉悦。

    其次你还要会跟人拉近距离。套近乎我们经常看到,会让人比较反感。但如果有个合适的开场,能起到破冰的作用,无形中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距离近了,心就近了,心近了就能分辨一个人的是非黑白。

    究竟选哪个话题去作为开场白呢?不妨从对方的户籍地址、职业、工作地、家庭、爱好等去入手,这些特征共性的成分比较多。

    如果是和未婚的人交流孩子、家庭显然不合适,对方也毫无兴趣跟你聊下去,因为她跟你没交集。更无法做到共鸣。

    最后看看如何更自如的表达。自如的表达是一种状态,也是一门技能。它有别于自由地表达,不是想说什么就是什么,看到“自如”两个字,我们能想到“收放自如”,说明松弛有度,如果是表达上自如,那说明你的思维是有弹性的。

    一切可沟通,你能理解对方,但不代表能同意对方的观点。表示理解但不同意也是需要技巧的,有2个步骤:1)跟对方确定下,是不是这个意思。2)再次询问对方,应该不是这样吧。

    我们总结一下,这本书给我们从6个方面全面讲解了如何改变他人决策、化解尴尬、难堪的困境、精确表达意思提升语言效率、有效表达需求和想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既能充分表达自己,又能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场景和解决方案。一步步帮我们找到说话话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说话2》听书稿V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lm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