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小学阶段,他的认知是从具体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此时他的表现是怕老师,上课好动,也容易接受暗示,这样的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保障孩子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建立规则意识,日常生活规范,有良好的时间,物品管理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持动力的重要条件。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有的时候先做别的,最后呢应该做的没做就显得慌乱,还做不好。第二,列清单的习惯,比如早上应该都做哪些,早起洗脸刷牙抹香香,换衣服换鞋红领巾,那我们提前就给他们准备好,第三,要有一个计时习惯,某件事花了多少时间,心中要有数。常言道没有记录就没有进步。第四是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学一直到终身都受益,第五,复习预习,错题整理等习惯,这些习惯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辅助,还需要及时的反馈,哪怕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家长都要看到,而不是总盯着那个错的,那个不好的,然后去教育说服,这样的孩子就会容易失去动力。
再说初中阶段,这个时期是他从半独立到独立的发展过程过渡时期,他的自尊心,他的自我教育逐渐增强,也是问题最多的阶段,此时孩子不爱学习,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无能为力,基础太差,自己学不会,第二个自以为是型,成天是感悟人生,但是境界不到,眼界太小,找理由不努力学习。第三是浑浑噩噩醒,就是对自己已经失去信心了。
此时,家长该怎么办呢?第一,要打开孩子的眼界,此时,你要找到能够影响孩子的那个人,这是你要做的,让他能看到远方,看到希望,第二就是约束他的行为,有些家长不敢直面孩子的问题,就是在小学阶段,他的问题就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第三,学习上给予帮助,要与老师经常沟通,学的好的呢,要看看他还能不能再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差的呢,我们再给他看看有哪些地方做的好的,及时给予反馈表扬,第四,要与孩子交流,要真诚,要真心,要降低身段,尊重和爱才是孩子的真正需求。 此外,要注意考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当孩子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要懂得看医生,孩子的心理健康永远比他的成绩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