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认为,乡村的夜总是不会过于宁静,尤其是在夏夜,不仅没有安谧的氛围,相反在夏夜里,总会有另一片与众不同的生机,夜的帷幕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热闹无比。
窸窸窣窣的风声,夏夜的风不如白日的风那样轻狂顽皮,更如一位清新脱俗的红尘女子,温婉轻疏而又娇媚妩艳,优雅的从山间舞向谷底,从林地舞向田野,翩翩而至,娓娓而去。
涓涓细流的溪水声,夏夜里的溪水,水量是最足的,波光粼粼的溪水映着皎洁的明月,不停拍打着岸边的青石板,溅起了一圈一圈的水花,清脆而又悦耳。
寨子人家此起彼伏的犬吠,夜里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这些卫士的注意,总是报以热忱的激情恪尽职守,“保家卫国”的时候拼尽全力的,所以它们往往会群情激昂,一只狗就能引起满寨喧哗。
远山深处夜莺的啼叫,遥布在各片山林深处的歌唱家们,他们善于迎着漫天的月色和星辰,彼此炫耀着高超的音乐技巧,不知是在歌颂生命的伟大,还是在谱写爱情的乐章,你来我往,却又井然有序。
稻田秧里的蛙声,蛙们趴在青绿的田埂上,不住的叫着“呱呱呱”,它的歌唱风格略显单一,节奏之间也少有规律,但仗着蛙多势众,蛙声往往明亮而又空透,且连绵不绝,成了夏夜音乐盛宴里独据一方的霸主。
当然最热闹的还属虫鸣,相信在乡村走过夜路的人都会知道,当夜幕降临,月色悄悄挪上松枝,在蜿蜒小路旁的草丛里,一些白日的潜伏者开始不断苏醒,它们接过白日里蝉的呐喊,各自占据着一方天地,扯着干硬的嗓子嘶吼着。
我并不知道这些鸣虫的具体名称,但这是夏夜里最为显著的声音之一,这种虫鸣声风格多变,时而深沉低调,时而尖锐刺耳,像是传说中的鬼叫声,若是胆小的人,听着还会有几分寒冷刺骨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中,夏夜里的声音大概如此,这些杂乱无章的音符虽各不相同,但也不会彼此排斥,相反,热闹的表象里却是一份相得益彰的宁静。而神奇的是你隔天清晨绝对找不出一丝昨夜里热闹非凡的痕迹,那份活力仿佛只是一场朦胧的梦境。
而如今的人想必也会赞同夜是不会过于宁静的,尤其是在夏夜,在繁华的城市里,人们时刻觉得热闹,却很少感到喧嚣,在那里,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摩天高楼,夜的声音更加丰富,人们在这夜里以着另外一种方式来填补着深夜所带来的冷清和落寞。
你可以随意挑选一座城市,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一线或是四线,甚至是一座普通的小镇,你只要站在璀璨的路灯下,就一定能听到车水马龙的轰鸣声,摩肩接踵的脚步声,熙熙攘攘的来往声,觥筹交错的酒杯声,醉生梦死的肆愉声......
这些杂乱无章的音符也各不相同,彼此更是迥然有别,除了和灯红酒绿显得相得益彰之外,和夜里的一切似乎都格格不入,但人们总是很乐意的将这些截然不同的事物糅杂在一起,以此来显示自我与众不同的存在。
人们在这一片嘈杂里行走着、遗忘着,有时会感到冷清,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事事不尽如人愿,有时又会感到快乐,觉得自己好像拥有了一切,那些现实生活里所面临的一切压力、所背负的陈年往事、所受过的伤痛,此刻都已无踪无影。但不知是假无意,还是真有心,旁人也就不得而知了。
当“花市灯如昼”的氛围接近迟夜时刻,灯光消散,烟火已尽,一切热闹随着晨雾慢慢地消逝,仿佛不曾留下一丝痕迹,但隔天的人们却很容易从满地的狼藉想象到深夜里的繁华,以及那一阵阵掩饰在繁华下的落寞和孤寂,这是很多人都曾拥有过的体验,回想起来使人触目惊心。
原来,夏夜既是热闹的,也是安谧的。最纯粹的热闹,往往是平淡永恒的,而最驳杂的喧嚣,却是转瞬即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