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与性情教育,可以相融吗?
教育不是灌输,不是花架子。放下前面的定语,让我们通过实践来共同探索:中国本来的教育,该怎么做?
带着这样的初心,我们再次来到了南宁,开展了为期7天的性情读经班。





让我们惊讶的是,
这群孩子学习起来,
竟然像一块块海绵,求知若渴,不知疲倦!
而创作的时候,
他们则无比投入,两耳不闻,全神贯注,
能够定定地坐在桌前一两个小时而不动,不厌,不停!








以上虽只是孩子们作品的冰山一角,但窥斑见豹,这群纯净好学的孩子,谁见了不喜欢呀!
╮(﹀_﹀)╭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书院师生之间的情意。
比如:
这是老师们的心——


这是孩子们的心——


天啦噜!
大桂老师已经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孩子们无声地成长着。





在这几天里,
某些孩子好像忽然被打通了,一下子有了很深的领悟!


课程结束了,
但七天课程带给我们的触动,
仍留在心中,
令我们回味不已,并引起深思。
读经有守拙之功,
有口无心地读,不讲道理地读,老实大量地读,
保护了孩子的浑朴,
存养了孩子的天机。
这是一种工夫,一种逆教育,
与现在各种开启聪明、满足感官、顺应天赋的教育,
截然不同,乃至背道而驰,
真乃善莫大焉!
而一切教育,最终要回归人的生命成长。这就在启发,在开通,在以心印心,在生命接引。
此生命成长的学问,又绝非在文字的相上可寻。
这就要有老师——“人师”!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信矣夫!
最后,南宁的美食,那是杠杠的!有图为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