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独播的《古相思曲》,这几天让我一口气给看完了,给我虐得心肝疼啊!这部剧简直就是近几年位列top1的古偶,男女主的人设都很立体,彼此尊重,互相成全,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演技也都非常棒,值得我多刷几遍,也就是多被虐几遍。
:沈不言拿起竹笛在箜篌前演奏的这一幕,好像古老的弓搭上了它命中注定的羽箭。
这支待发的箭簇会最终离弦而去,逆流而上,穿越史书厚重的蒙尘,穿过阿鸢的后背,穿过陆时的心脏,穿过那些来往岁月,最终来到他们缘起之地,一击射断那根牵制着纸鸢的线。相思曲是命运交融的声响。
:《古相思曲》大结局,一下子把格局拉到了目前市面上所有古偶难以企及的高度。
没有穿越回现代,没有一生相伴,明明白白的BE,清清楚楚的千年时空阻隔。
有的结局,无可撼动,有的人,无缘相守。
鸢,是鸢飞唳天的鸢,是雄鹰,不是纸鸢。她庇护晟国万里江山,成就一统九国的帝王,而在她心中种下这颗种子的,正是当年南梦湖畔的那个人。
镜花楼,水月轩,镜花水月,何其虚妄。
南梦湖,也如南柯一梦,梦醒无痕。
沈不言,是写她的一杆笔,写那个南梦湖畔采菌子的陆家丫头,写那个镜花楼里传递情报的阿鸢姑娘,写那个端庄隐忍的陆掌宫,写那个苦守江山的陆皇后。
沈不言,也是指引她的一盏灯,是她披星戴月之时,可以回首去往,向前去盼的光明,是她独涉风雪中时,给她温暖,驱她寒霜的火种,是她夜半无人时可以出神凝望的一颗赤子之心,是她捧在手中,却不可触碰的伤人之物。
:只有我觉得这个结局很完美么 最后沈不言对小陆鸢不再是小情小爱 更多是对这个有国家大义的女子的钦佩 鼓励她做她想做的事
每一次沈不言想要阻止悲剧发生 但是陆鸢一次次选了自己想走的路 就是一开始沈不言告诉她的 最想做的事 爱想爱的人 她从没变过
看似是悲剧 但是让陆鸢再选一次 她还会这样做 多美的结局 悲苦的命运里多了一个无条件爱自己支持自己的人 就是最大的幸运
:没说什么为国为民,但满剧都是家国情怀。
没有什么谈情说爱,但满剧都是相思成灾。
:完结撒花,是很圆满的be啊……各人的一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而且都很符合他们的名字。
陆鸢,是对陆鸢一生注释的一体两面,既是波澜壮阔、鸢飞戾天的鸢鹰,也是坎坷波折、孤独无依的纸鸢。心壮比鹰,红颜薄命。
沈不言,深不言,他的情越深越浓,反而越克制不言,转于一举一动,一视一听中流露,是他的成熟,也是一路远道而来的沧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沈不言也是陆鸢的身后名,陆鸢为国选择担下妖后之名,任后人评说,也是不言,但泽感后世,沈不言为她不平,想要改变她的命运,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爱上她,是因为桃李自芳,陆鸢足够好,她值得。
李拥,是拥政爱名的拥、坐拥百城的拥(比喻家中藏书丰富)也是前呼后拥的拥、窃势拥权的拥,一个拥字,道尽他少年登科、越级提拔、拜宰相、拥权势、丧初心、失归路,以至于窃位卖国的一生。他机关算尽,却忘了,坐拥天下,首先要万民拥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失去初心,不再为民谋福,所以二陆离心,角逐半生,根源根本不是沈不言,而是离民心,离民心,所以失拥戴。
与之相对应的是楚同裳。裳,衣也,中国有华夏之称,九州同裳则意味着统一,暗示了这是一位一统天下的雄主。给他取名字时,一家五口(不算上楚)均在,这是家,是亲人的支持,是爱的滋养,他们救他本是因忠义、为国家,却在取名的这一刻把他纳入家里,所以他又重获同袍之亲、休戚与共。后来陆鸢以命为同裳铺路,助他得民心,勉励他永远与民一心,这便是国。家国一体,同心同德,即是同裳。
陆时,是时间的时,也是时局的时。乱世出英雄,年少志凌云。北烈与晟国的斗争造就了这么一位忠肝义胆、英迈勇猛的少年英雄,让他成长,给他磨练,给他舞台,给他一展抱负的途径。可也是北烈与晟国的斗争杀死了这位将军,让他不死于疆场,反丧于阴谋冷箭。“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倚华,这个名字很美,我立刻能联想到荷花和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十年簪花,缟素加身,比之望帝杜鹃也毫不为过。与之不同的是,望帝泣泪是直接、猛烈的情感、视觉冲击,十年素衣则是钝刀割肉,是内敛的、深沉的、暗涌的疼痛。这也是人生,最初那剧烈的疼痛会随时间慢慢淡去,可伤痕永远会存在,我或许不再为它失魂落魄,可每当阴天、雨天、秋天,每当上元、中秋、上巳,心里总有一块地方隐隐作痛,我的怅然若失会随着呼吸一般涨落,持续我的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