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学了一辈子习,70多岁依然学习,妈妈的妈妈告诉妈妈说“好好学习,回报祖国”,所以妈妈就一直用这句话告诉自己“好好学习”。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到底有多大,没办法用数据表达。

妈妈是村子里唯一上初中的女娃娃。在那个年代,能上学的孩子少,能上学的女孩子就更少,村子里那年一共有两个孩子上初中,其中一个就是少女时代的妈妈。有村子里的乡亲们说姥姥“一个女孩子上那么多学有嘛用?还不是最后都跟别人家了?别让孩子上了。”面对这样的环境,姥姥依然选择了支持妈妈上学。所以,妈妈就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用妈妈的话说“学校就是自己的乐园”,这份信念一直让少年时代的妈妈在乐园里快乐畅游。“这份快乐是妈妈给我的”妈妈这样告诉我。
并不是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这么容易的穿越。妈妈上高中了,全国学生开始串联,没有人上课,这份环境没有人能改变。妈妈选择了回家,回到老家的妈妈,开始让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原本生活充满希望,原本生活可以更好,这一切是不可改变、不能穿越的。
妈妈的生活依然选择学习和看书,又多了一项劳动――在村子里教书。“回报祖国”的梦想没有变,方式变了,妈妈依然走在实现梦想的大路上……
每个生命是会时时收到生活的礼物的,只是那份礼物并不一定都是以我们最喜欢的方式给到我们。
1998年,最让妈妈骄傲的姐姐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最大的选择――出家。
姐姐从来没有自己为自己做过选择,这次下定决心做自己的主人,并且游说我做了她离家出走的帮凶。
自此,没有了姐姐的消息,妈妈如何将这份悲痛埋在心里,又如何一天一天渡过,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那时候我不懂,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女儿。
一年后的一天,姐姐来电话了。这一通电话把原本属于我和哥哥的妈妈,变成了只属于姐姐一个人。我们一家人去遥远的地方找姐姐,最后妈妈选择了留在那遥远的地方陪姐姐。这一陪就是近十年。妈妈说姐姐一个人她不放心。在那遥远的地方,妈妈每天最多的时间依然是学习,之外的时间就是教书。
2007年,哥哥结婚,妈妈带着姐姐回家了。此时的家已经不是旧模样了,为了能找回那个团圆美满的家,妈妈依然在努力、在学习,修正自己……
生命就是在这学习成长中不断绽放,我们也在学习中发现到各种生命的礼物,当妈妈再次站到讲台上时,女儿感受到的是生命的传承,爱的流淌,能量的苏醒……这些谁能说她不是那些礼物给到我们最好的呈现?
我能给到女儿的我想应该是:妈妈传递的生命、学习的力量、生活的能力、爱的流动以及自己选择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