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基层党校年轻教师如何上好课的一点认识

对基层党校年轻教师如何上好课的一点认识

作者: 杨心武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6:54 被阅读73次

    蒋舟俊

    (中共宜兴市委党校,江苏宜兴 214206)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党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苏南各基层党校年轻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加快年轻教师成长步伐,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党校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着重围绕年轻教师如何上好课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认为年轻教师上好课必须遵循“四、五、六”讲学法,选课要做到“四问”、备课要讲究“五要”、上课要重视“六好”,才能在党校舞台上迅速脱颖而出,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关键词基层党校; 年轻教师; 上好课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JS-B046(2014)01-0077-04

    当前,苏南地区各基层党校普遍面临着教师队伍新老更替的现状,年轻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已经逐步成为党校讲台上的生力军,担负起一线教学的重任。但从社会的反响度来看,教学水平不够精湛、授课艺术不够丰富、驾驭课堂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客观上制约着年轻教师的成长。由于党校主体班的课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理论探讨或者简单的知识传授,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质量要求相当高,年轻教师如果没有3—5年的实战锻炼,很难在党校讲台上站住脚、扎下根。那么,年轻教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奉献出更多的精品课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落实好“三大环节”。

    一、选课:必须做到“四问”

    年轻教师选课很重要,选课说到底就是选教学专题,选对了题就是找对了路,只有选对题,才能有课上、上好课。因此,选课要做到“四问”。

    1、问自己能不能? 即能不能胜任这一专题。在选择某一个教学专题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一专题,喜欢则已,不喜欢应立即放弃,不要因为领导要你上就去上。如果喜欢,要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能不能找到足够多的素材?有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弄清这一系列问题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2、问学员要不要? 即需不需要这一专题。党校年轻教师刚开始工作以听课为主,真正站上主体班讲台的年轻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主要以学习为主。在听课学习过程中,可以和学员开展经常性交流,了解学员的所思所想所虑,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课,对于自己所选的专题感不感兴趣,应该怎样去上好这堂课,等等。选择什么样的专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堂课的市场潜力有多大,也决定着年轻教师在党校讲台上作用发挥有多大。

    3、问同行可不可? 即可不可以选这一专题。年轻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切忌随意化,尽量避免选择那些比较冷的专题,没有学员感兴趣或者不符合党校教师身份来讲的课千万不要去碰,否则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有可能永远上不了讲台,未免让人有点悲观失望;也要避免选择那些比较热的专题,虽然学员对课的需求量很大,但党校内外备这个课的教师实在太多,大家都去讲,什么时候轮到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去讲,站上讲台的概率实在太低,除非你特别优秀。所以,在选课过程中还是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对自己选对题肯定有好处。

    4、问领导行不行? 即这一专题走上主体班讲台行不行。通常情况下,当你选好题在精心备课之前要经历一个说课环节,把这堂课的目的意义、总体思路、框架结构,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等内容一一讲出来供大家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尤其需要得到领导的指点和同意。只有让大家觉得这堂课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得到领导的点头之后才有站上讲台的可能性。

    二、备课:必须讲究“五要”

    选对了题,只是点好了“菜”,下一步就是考虑怎样去“做菜”,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要想让大家吃的开心,那道“菜”绝对少不了“五要”。

    第一,要有精彩的导入,做到引人入胜、吸引眼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好头、起好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导入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堂课的成败,能不能一下子提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让学员不自觉得掉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套”,跟着教师的思路转,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年轻教师可以尝试从学员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找到大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架起沟通的桥梁;也可通过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生动案例来让学员分析讨论,然后引出自己要讲的内容;当然也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前沿热点视频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一下子把目光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出很好的学习氛围。年轻教师最忌讳的是平淡无趣的导入,有可能把学员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降到冰点,一堂课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

    第二,要有巧妙的构思,做到设计合理、过渡自然。 在备课之前,年轻教师不应急于盲目下手,首先要构思好一堂课的框架结构,设计好分几个部分来讲,各部分具体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哪个部分需要重点讲,哪个部分需要多列举案例,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临阵不慌。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过渡,讲究前后互应,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前拉后扯,离题万里,最后让人听了觉得不知所云。一般情况下,党校教师上专题课大多以“三段论”为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之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让人一目了然,迅速就有听下去的欲望。曾经听过一位教授讲解“中国梦”,整堂课围绕“追梦”、“解梦”、“圆梦”三个问题展开,短短的六个字就道出了一堂课的精髓所在,思路清晰、简明扼要,让人至今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第三,要有充实的内容,做到观点新颖、方法灵活。 和党校老教师相比,年轻教师尤其欠缺教学和实践经验,在备课过程中很难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来准确定位讲授内容,往往精心准备的内容却只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准备内容时必须要在“多、新、活”字上下功夫。“多”,就是要多准备一些文字素材。老教师上课的内容在于少而精,年轻教师由于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偏弱,最好要做到多而博,一堂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课,文字内容一般不能少于一万字。而且有时要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比如外出宣讲时邀请单位可能会临时要求增加讲授时间,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是要做到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新”,就是要上出新意。一堂课总要能够给学员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要么学到了一些新知识,要么听到了一些新信息,要么带来了一些新思考,要么获得了一些新方法,让他们觉得没有浪费时间就好。“活”,就是要灵活多变。讲授内容时千万不要完任务似的一个人讲到结束,也要注意学员的动态,照顾学员的感受,可以利用互动的形式让学员参与到预先设计好的活动中来,擦出思想的火花,凝聚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他们听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四,要有恰当的案例,做到旁征博引、联系实际。 上党校课之难,每一位年轻教师都有深切体会,难就难在一定要言之有物、以理服人,切不可多讲空头理论,所讲内容要有现实的案例来佐证或者是引经据典来剖析,以事实说话才能打动学员,提高课堂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手中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案例、典故、数据等,根据内容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当然,所举案例必须准确、科学、典型,切不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列举一些与讲授内容无关或者经不起推敲的案例,不但不会达到增加效果的目的,相反会令这堂课大打折扣。对于某一个专题,如果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条件成熟时也可尝试案例教学法,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上佳效果。

    第五,要有深入的思考,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柏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能思考是人的价值的根本所在。年轻教师的备课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个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需要思考的问题实在很多,一定要学会带着思考去备课。一是要思考学员需要什么。来党校参训的学员层次高低各不相同,从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到层次较高的市管领导干部,学习关注的侧重点大相径庭,应该根据不同条线、不同行业事业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干部履职成长的需求,来精心准备讲授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思考我能给他们什么。年轻教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创新性观点,真正能够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让学员既解了渴又找到了水源,这才是一堂课的生命力所在。三是要思考我收获了什么。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让学员学到了知识,也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如果教师能够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认真备课,那肯定会带来很大的收获,教师收获的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员收获的有可能更多,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员都是一次提升发展的机会。

    当然,一堂课最后的结语也很重要。年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好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时间,适当留几分钟简要概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情感上的升华。不要因为忽视了结语而影响到整堂课的完美,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三、上课:必须重视“六好”

    讲课是一门“艺术”,有了好的剧本,还要会表演,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淋漓尽致的表演出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好的记忆。 在党校讲台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年轻教师上课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对所讲内容不是非常熟悉,甚至有的人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一直在读讲稿,与学员之间没有任何眼神交流,更谈不上心灵共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备课不充分或者心理紧张,但归根结底是没有付诸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追求完美。要想上好课,年轻人特别要注重发挥自己的记忆优势,不是说非得把所有讲授内容全部背下来,而是要反复熟读,相当熟悉课堂内容,当然如果会烂记于心那是更好,上课自然有了底气,不但对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有帮助,而且对增加个人自信心也大有裨益。一般情况下,年轻教师备课要有详案,方便记忆,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这是一种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2、好的心理。 对于刚踏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而言,上课出现紧张、忧虑、害怕等现象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唯一需要做的是迅速调整好心态,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平静下来。大家都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成功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心态决定的,心态好了成功才有可能。因此,年轻教师必须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努力克服心理障碍,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只要站上讲台你就是“执政者之师”,台下不管什么人一律都是学员,理应有足够的自信,展现出年轻人应有的“生气”,微笑面对学员,做到沉着冷静、从容讲学。

    3、好的课件 现在,年轻教师上课基本都有课件,但课件质量参差不齐,称得上好的精品课件实在少之又少。有一些年轻教师上课有课件依赖症,离开了课件似乎不会上课,总喜欢把讲授的几乎所有内容全部呈现在课件上,加起来有一百多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给人看了很不舒服,印象极差,似乎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读课件。其实,课件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给人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力,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课件虽然只是辅助教学工具,但制作并利用得好确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讲课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帮助学员进行抽象思维,消化内容,加深印象。

    4、好的话语。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话语层出不穷,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适当讲一些流行的时髦话语,迎合学员的好奇心,以展示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不要让学员认为党校教师都是老学究。作为年轻教师,应该保持应有的时尚和风度,思想要解放一点,步子要迈大一点,多接受一些新事物,不妨向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李培根学习,时髦的演讲获得了无数的掌声,广受社会的普遍赞誉。平时学会处处留心,多积累一些新知识新话语,想用时信手拈来,“临时抱佛脚”很难行得通,难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当然,如果年轻教师能够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上课多讲些幽默话,对感染学员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听课效率,肯定是大有帮助。

    5、好的表达。 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天赋使然,更重要在于后天有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习和系统训练来提高。现在一些年轻教师上课最缺乏的品质就是语言表达力,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把课讲出来,而是照本宣科读出来,显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导致的结果是不会上课或者上不好课。厉以宁的报告为什么很具吸引力和启发性,就是因为表达很精练,很到位,能够把深奥的经济理论讲活、讲简单,让功底深的学员不觉得浅,基础差的学员不觉得难,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一堂好课肯定是表达的深入浅出、掷地有声,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当然,年轻教师要达到这一境界绝非一日之功,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后天的实践锻炼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年轻人要相信自己潜力无限,只要注意细节,注重培养,去无限接近几乎完美的表达也不失为一种睿智之举。

    6、好的激情。 党校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演说家,跟演说一样上课也完全是自编自导自演,面对经验比较丰富的社会大众既要有亲和力又要有感召力,没有一点激情是不行的。同样的上课内容,不同的人肯定会上出不同的效果,充满激情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得更多的掌声,学习效果当然更为理想。因此,年轻教师一定要及早走激情路线,如果不趁早培养这种良好习惯,一旦形成了不温不火的上课风格,以后定型了想改掉确实很难,太过平淡的课很难拉近与学员的距离,让学员活跃起来、兴奋起来,不仅在学员眼里显得教师没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教师的自信心。

    大家都看过百家讲坛,大凡名师名家都能做到引经据典、从容讲学、激情四射,让每一个听讲的人都认为不听下去绝对是一种遗憾。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上课的要领,至少做到了二十个字——“内容新颖、构思巧妙、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激情飞扬”,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令整堂课黯然失色。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要以名师为榜样,化压力为动力,把握每一次上课机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展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智慧和活力,为薪火相传的党校事业贡献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基层党校年轻教师如何上好课的一点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t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