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1257/08ea68989a873330.jpg)
导语:《刻意练习》也是被安利了无数遍,却从没有拿起阅读冲动的一本书。让我果断开始读的原因是,其一,培训时,以为老师说,当了20年的老师就一定比5年的老师好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名教了20年的老师。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进步,远远比不上新老师。那么,该如何保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如何让你的课堂有效又有趣呢?其二,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说,比如写),却好难开始。准确地说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水平。所以看到这样即便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的畅销书,我也开始读。不是希望能给我解决问题,而是希望能给我提供一些方向,换个方向也给自己换种思考的思路。
阅读时间:14:00-16:00
阅读内容:前言+CH1&CH2 (备注:期间打盹20分钟,看手机2次,一次看时间,一次刷微信,并没有人找我,更没有漏过重要信息。)
1、那些我不相信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些热血口号 “21天养成一个习惯”, “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3个月说一口流利英语”,“30天练就马甲线”……等等。我是不相信这些营销的噱头的。我心里笃定的一个想法时,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达到他们所宣传的效果,尤其是英语学习。所以对于这些看似励志的宣传,我始终采取的否定的态度。我明白,真要达成这些目的,要的是长时间的坚持练习。但我真正糊涂的是,如何去练习,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练习。
2、那些我认为想当然正确的
众所周知,如果你打算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比如烘焙,游泳,或者是一门外语。最直接最常规的做法是,到网上搜索相关的方法,别人的经验,买材料,或者报培训班,然后开始大量的反复的练习。那么你学会这项技能的参考标准是:自然而然地做,被别人接受甚至夸奖,无需太多的思考,其过程是轻松的。恭喜你,某种程度上,你的确学会了这项技能。
以上,是我认为的正确的学习技能的方法。而我的确是这么做的。比如去年学习游泳,就是跟了一个教练,练习了2个多月,能自己独立游泳。
可是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掌握了某种技能,后面没有刻意练习去提高,这些能力会缓慢退化。
这个常规的练习方法可以总结为:意识 “接受”—— 能力 “自动化”——能力 “退化”。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老司机并不比新手开车好,教了20年的老师,也许比只教了5年的老师上课更差。
当然,如果仅仅是业余爱好,不需要去逼迫自己提高已掌握的技能,维持也好。可是,如果是和自己的工作相关,这样下去,很可能就出现这种情况——职业倦怠。
我是觉得一个人的自信和成就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工作。不管是提高业务水平,还是让自己的爱好更专业,都需要练习。
3、那些我新了解的
以我自己学习英语为例,我在大学期间,语音语调不好,我就直接拿了一本新概念3,每天早起,模仿,跟读,背诵。语音语调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敢开口说英语了。可是在那后,我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语音语调,说英语时,口音问题不明显,也没有反馈,就自我感觉还不错。然后,就出现了能力退化的情况,而且很严重。在我意识到问题重要性后,我又开始练习,从网上搜索了很多的视频学习课程,看了很多的方法论,意识到大学时期练习语音语调时,犯了很多的错误,很多音,比[l]和[r]的发音我一直都是错的。那时我也没有给自己定个目标,我到底要练习到何种程度才算满意。《刻意练习》里提到有目的练习的几个要求,我几乎没有一个达到,难怪口语越来越差。。。
如何有目的地练习?
1)明确的特定的目标
工作的关系,我对这项要求深有体会。备课上课,教学目标始终放在心里。课堂的例题,练习,课后作业都是为了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而设定,作为老师要心中有数。每一个目标都必须单一而具体,如果目标很大,就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延伸到生活,工作里也同样如此。例如,在背诵英文单词或文章时,规定自己连续3次不出现任何错误,说出单词的意思或完整背诵一篇文章才完成任务,而不是“我今天要背单词了”这样模糊的概念。
2)专注的练习
这个无需多说了。对我来说,生活几乎被手机绑架了,忍不住就要去看看手机。今天看书时,心中默念3遍,2个小时不要看手机,结果还是没守住。写这篇笔记时还是刷了微信。我去反思。
3)及时准确的反馈
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人给你及时准确地反馈,效果真的会翻一倍。如果没有,就自己给自己反馈。去年我在重新练习语音,我会对着视频,拿着镜子,一遍一遍练习,手机录音是给我最直接的反馈。从镜子里看自己的口腔位置,从录音里听自己的问题,对比,在练习。效果很好。我今年的计划,提升写作,我也会在努力给自己范阔。
4)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有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保持专注并继续练习,是很难做的,而且也是很无趣的。如何保持专注练习呢?问方法论(how)时,要搞清楚背后的原因(why)。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动机,如杀人动机啊之类的。
动机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外部的和内在的。外部的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学会了这个技能,可以给我带来RMB,得到别人的称赞,为自己增加自信等等。内在的可以是你你内心的渴望或者真欢喜,你愿意挑战你自己。做任何事,保持内外动机,才不会觉得苦和累,也才能长久坚持。
以上的4个方法论,我今天读了很受启发,会试着去逼着自己有目的练习。除了这4个外,有目的练习还要我们走出舒适区,不逼着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遇到瓶颈了,换个方向思考,也许会有新思路。
道理都懂,要做的是实践。
有目的的练习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目标和计划,并且制定监测自己进步的方法,想办法保持动机。
这很符合XDF的进步可视化理念呀:因为过程可控,所以进步可视。
我接着备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