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二·三四】
漕帅杨清恪公锡绂,德望冠时,而诗才清妙。《夜行》云:“好风潜入夜,明月正当头。宇碧兼空阔,舟轻足泳游。微凉双袖薄,小照一萤流。此意凭谁识?前矶有钓钩。”《杨村》云:“微云不成雨,片月复宵明。柳外烟无际,河边市有声。飞流缘涨急,气肃为秋清。咫尺杨村近,吾宗有送迎。”《泊北夏口》云:“舟维凉雨后,人坐晚灯初。叶湿全低柳,波寒不上鱼。揽衣嫌葛细,得酒爱更余。亦有耽吟客,瑶篇孰起予?”《夕阳》云:“一棹秋风里,行行又夕阳。飞还鸦影乱,舞罢柳丝黄。客意衔山急,帆阴卧水凉。何人方独立?觅句向苍茫。”
漕帅,音cáo shuài,清代漕运总督之别称。漕,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帅,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元帅。清代漕运机构中有其专属的兵丁,故称“漕帅”。河道总督属下也有专属兵丁,亦称“河帅”。地方的总督属下亦有专属兵丁,虽然其主管事务繁杂,权力极大,但其品级不如当地专管八旗军的驻防将军和绿营长官提督高,故只称其为总制、督宪、制台。
杨清恪,即杨锡绂(1700—1768),字方来,号兰畹,江西清江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考选贵州道御史。十年(1732),授广东肇罗道。乾隆元年(1736),署广西布政使,寻实授。六年(1741),授广西巡抚。八年(1743),有广西民有逃入安南者,上命重处,杨锡绂即将其杖杀。上责其误会,免职下部议处。九年(1744),授礼部侍郎。十年(1745),授湖南巡抚。丁父忧,服阕,十五年(1750),授刑部侍郎,仍授湖南巡抚。丁母忧,服阕,十八年(1753),仍授湖南巡抚。擢左都御史。十九年(1754),署吏部尚书。礼部侍郎张泰开保同部侍郎邹一桂子志伊为国子监学录,下吏部议处,议未当,上责锡绂曲庇,下都察院,议夺官,命留任。二十年(1755),复署湖南巡抚,授礼部尚书。二十一年(1756),署山东巡抚。二十二年(1757),授漕运总督。二十六年(1761),加太子少师。二十八年(1763),加太子太保。三十三年(1768),卒,赐祭葬,谥勤悫。袁枚在本书中将其谥号“勤悫”写成了“清恪”,或是音讹。
杨村,今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是武清区政府驻地。杨村,位于北运河西岸,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在此设驿站。据《大清统一志》等记载:“杨村驿在杨村务,与河西驿皆有驿丞,明置极冲,在县南五十里。”元、明两朝,北运河为漕运要道,杨村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杨村驿又是天津沿北运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驿站,驿使和商旅络绎不绝,任命驿丞管理。清中期,杨村驿的驿船按极冲级标准配备,另配驿马34匹。供役人员有马夫、驿皂、轿夫、纤夫、驿书、兽医等共计153名。其中,仅纤夫就编制99名。清乾隆二十年(1755),实行“裁驿丞、归州县”的改革,河西务驿丞被裁撤,而杨村驿得以幸免,原因是其离县治较远,“县管”有难度。杨村驿由此成为清后期全国保留专职驿丞的65个驿站之一。
宵明,音xiāo míng,释义:1、夜间明亮。《南齐书·乐志》:“四灵晨炳,五纬宵明。”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束火扶路还,宵明狐兔慑。”2、传说舜女名。《山海经·海内北经》:“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南朝·宋·谢灵运《缓歌行》:“娥皇发湘浦,宵明出河洲。”3、一种传说中夜间能发光的草,名“宵明草”。
吾宗,音wú zōng,意思是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羣为儿时,寔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唐·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吾宗挺禅伯,特秀鸾凤骨。”
北夏口,具体地点不详。清代有夏口驿站,设在湖北江夏县,属于水驿,但不在漕运路线上。
瑶篇,音yáo piān,指优美的诗文。瑶:美玉,喻美好。篇: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瑶篇:指优美的诗文。明·郑真《题墨窗卷》诗:“翠琰凝香传宝刻,华牋点漆粲瑶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