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待贾而沽

待贾而沽

作者: 春风小雅 | 来源:发表于2022-01-23 16:10 被阅读0次

      论语里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韫(音韵)藏也;椟(音读)匮也;贾(音嫁)价也;沽(音姑)卖也。

      朱子说:子贡以夫子有道而不能入仕,(夫子治世有良法而不被用,有美玉在这里,美玉者大器也。)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问夫子。是藏而不露啊?还是待价而沽啊?夫子说:固而卖之,当然要卖了,但当待贾,要等待一个好的价格,(要有知音、能信夫子理论体系的人),而不当求之耳(而不是主动去祈求别人)。

      范(仲淹)氏说: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君子没有不想入仕的),士之待礼,犹玉之待贾也。(以礼待士,就像给美玉一个好的价格一样)。若伊尹之耕于野(就像伊尹在乡下怡然自耕之了,伊尹者夏太甲时代的明相),伯夷、太公之居于海滨(伯夷、太公都是周朝初期的贤者,太公即姜子牙),世无成汤、文王,则终焉而已(当时如没有贤君成汤和周文王,也就在属地终了一生),必不枉道以从人(一定不会违背道义,枉:不正),衔玉而求售也(主动拿着美玉去求人买)。

      钱穆先生说:子贡以孔子怀道不仕,故设此问。孔子重言沽之,则无不仕之心可知。盖孔子与子贡之分别,在“求”字与“待”字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若有求无待,则将炫之,与藏之相异。

      钱穆先生解:子贡说:“若有一块美玉在这里,还是装在匣中藏起呢?还是求一个高价出卖呢?”夫子说:“卖呀!卖呀!我只在这里等待出价的。”

      寓按:论语里多次提到,汝为君子学,君子学而优则仕,当时在春秋时代,士是个职业,士者,以儒学为根,兵、法、农、医、史、名、阴阳,学富五车,纵横捭阖,士可道济天下,安邦定国。上为君解困,下为民解忧,成一代贤君之谋臣,化一方黎民之父母。有一颗仁人志士的道义情操,奔走于天下,体现自身的纲常价值,也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一种技能。

      士、农、工、商四众,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一直延续到清末。士大夫阶层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士大夫演变的乡绅阶层更是对底层社会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多少学子含辛茹苦,十年苦读,不光为的是学有所成,大部分也是追求含宏光大,光耀门楣。这些人的境界也是因人而异,逐渐演变。

      有的志在天下,有的乐在游戏人生。前提是都要把自己修为成一个有美玉的人,要么经纶治世,要么才华横溢,要么艺不压身。从人生不同阶段看,都无可厚非。世间法自然要有一番万千气象,繁花锦绣,风华正茂,如大鹏展翅万里江山尽在眼下,有能者为之。英雄不论出处,雁过留鸣,浩瀚长空尽凭风。天生我才必有用,会当击水三千里,豪气不可不无。

      夫子也说:山梁雌雉,翔而后集。夫子说:“时哉,时哉”!天地万物,因时而起,时移势易,世异时移。与时俱进,与时俱息,周易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器即美玉,君子温润如玉,器之大用。恰如胡琏、簠簋,礼之大器,自然而有大用。玉者既有金刚又不露锋芒,外润内刚,秀外慧中。不为物役,不被物困。天下万物为我所用,青山何处不安身,人生何时都安心,皆因其生而有灵的价值所在。

      只要你反观,心使物转,即见如来。如如便是自己的本源。当来则来,当走则走。出世间法有出世间的义,道德仁义在,世间的道和出世间的法就在。儒家讲仁,道家讲慈,释家讲悲,同体为慈,异体宜悲,其内都有仁的本心,万法殊途同归。待价而沽,当下就是自我,万千无常一止而定乾坤。此一待便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东风吹来万木春,此一时便是无价之宝。不要轻易把自己贱卖出去,卖也要卖个好价钱!身体、智慧、灵魂!价钱未必就是金钱,还有理想、信念、信任、志同道合。天下之己任,任重而道远,不可以不弘毅。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有情众生之天下,身之天下,心之天下。

      夫子说: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夫子自语:无可无不可。孟子说:夫子圣之时也!

相关文章

  • 待贾而沽

    论语里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韫(音韵)...

  • 待贾而沽,激流勇进

    《论语》子罕第九第12章第1节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待贾而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vm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