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若想洞悉生命,我们必须思考两件事:一是:由物与芬芳、情感与过往、暮色与渴望共同合成的伟大的旋律,——二是:补充和完善着大自然的单个的声音。”(1)物与芬芳:我们在生活中对万物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已熟视无睹和习以为常,往往忽略了事物内部所能焕发出的灵动气息,作者曾讲“忘记香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从玫瑰中解脱出来并随风任意飘动”。要洞悉生命中旺盛的本能冲动,触动心灵深处的善和爱的欲求,捕捉生命中短暂焕发出的轻柔甜美的灵感。(2)情感与过往: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内心情绪表达,是人类原始记忆的延续,无论是当代人还是过往人类的情感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在物欲横流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易受到压抑,理智多于宣泄,利益多于真情。作为艺术要在生命中洞悉到自我情感的本源,回归到人性自我的自然本性,追寻生命中原始冲动的非理性的情感欲望,不被世俗中表面的情绪所左右,深刻表现生命对爱的永恒渴求。(3)暮色与渴望:生命的短促令多少人陷入无助和迷茫,渴望是一种始终保持追求自我精神境界的状态,作者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抛弃传统的理性主义,为非理性主义自我生命而歌唱,在生命短暂的暮色中,洞悉到宇宙的庄严、大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精神的永恒。“创立反映更深沉的生命、反映超越现今而适应任何时代经历的图画”,在人类赞美生命的伟大旋律中补充和完善艺术家自我独特的声音。
22、“为了这个目的,人们必须已将生命旋律的两个因素的原始状态认清楚;人们必须从大海的喧闹中离析出波涛的节拍,从每日会话的乱麻中理出牵扯着其他线条的那根生动的主线”。艺术家的创造真谛,必须深入到人的灵魂底层结构中,回归到人的原始记忆自然精神状态,在人类的精神领域里,在底层幽冥深处,存在着一条历史的长河,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家的努力无数次将其激活,探究人性中生命冲动的永恒矛盾,用敏锐的眼光审视人生,在纷繁的世俗生活中,抓住主线——生命中不可遏制的律动,在喧闹中离析出波涛的节拍。
23、两个虔诚的献祭者,怀着仁慈的爱心,安静的相互凝视,无须谈论他们共同时辰的旋律,在共同的灵魂体念中,怀着敬畏的情感,他俩的只言片语如同供奉一座燃烧的圣坛。在这里过多的话语是多余的,里尔克曾谈到“有朝一日,人们将必须停止过于高估话语,……人们会感觉到,我们在话语中从来不能完全坦诚,……因此人们将不再指望话语能挖掘灵魂”。
24、也许你无法由他们安静的表情中看到什么,如果人物“说很多话,做很多让人糊涂的手势,试图说明他们先前的经历”,但极有可能破坏了这虔诚深沉氛围,不能深入感知人物的内心,无法调动观众的艺术想象,但“作如下说明:这里有一座圣坛,上面燃着圣火。你们可以从这两人的脸上看到圣火的光芒”。这里的圣坛寓意俩人或人们共同敬畏的上帝博大的仁爱之心,如果你能从他们脸上的光芒读懂,就能深切受到触动和感染。
25、显然这种“办法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性,本质内容丝毫未损”,通过圣坛将两个寂寞者联合在一起,观众似乎看到了寂寞者在燃烧圣火映照下共同时辰的背景,听到了讴歌生命的共同旋律。作者反对冗长的话语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提倡通过艺术家简单无痕迹的创作,以表达出艺术的内涵和本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当长的时间以后,观众将不知不觉地看到那燃烧的柱子”。
26、里尔克强调在艺术创作中避免形式化,随波逐流,在大自然的广阔背景和人的历史长河奏响的宽广旋律中,你的独奏要占有一席之地,“这背景的大合唱确定了我们言语的语调和节拍”,在艺术领域要确立独自个性的语言风格,“让自己从那高高的话语上跌落下来,跌进共同的旋律”。随着里尔克的创造历程的深入,此时的新浪漫主义诗风已渐行渐远,他所面对的读者必须历练的具有一定修养,才能在这共同的旋律中听懂他富于个性的独唱,在他后期的创作中更加深了对生命个体的认知,达到了深邃的精神境界。
27、强调个人创作必须融入到大的背景中和时代中,刻意的描述、怪异的声音,只能“显得可笑,因为这使单独一个声音从千百个声音当中顶了出来”,这种“不完善的最初尝试,……大多数人根本未察觉到它”,脱离对生命的体验、寻求情节的离奇,无论呈现出什么新的创作方式,注定不会长久。
28、“只有通过一种严格的风格化才能达到平衡”,具有风格化即艺术个性的作品才能在广阔背景的大合唱中处于和谐状态,如同诗歌中恰当准确的个体性语言,向生命本质的核心探究,用悲悯的情怀担当生命的虚无和苦难,抚慰心中的伤痛和迷茫,在心灵深处得到慰藉和超脱,达到平衡。
29、“圆满地奏响那曲由于戏剧不能运用芬芳和隐喻的感受而似乎绝不可能奏响的生命之歌”,不能借助直白的语言而是要运用隐喻的方式进入事物内部,来表现生命精神的伟大,如同“在那些被情节弹奏的相同琴键是弹奏无限的旋律,将那伟大的无言谱作言语”,而诗歌能够将隐喻的感受置于宽广、宁静、芬芳的宏大背景中,深入心灵、体味个体生命价值,奏响生命之歌。
30、诗人的想象力和灵气大多来源于童年记忆,始终保持未泯灭的童真和纯净,孩子们对大自然具有敏锐的感受,他们会全身心地沉浸在森林和天空的种种变化莫测之中,与自然交朋友,尤其那些在孤寂环境下寂寞的孩子。“晚上,在一间小屋,屋正中灯下的桌边面对面坐着两个孩子,不情愿地低头看书。他们俩都神游远方——很远的地方”,诗人赋予孩子“丰富多彩的奇妙命运”,诗人的遐想,不是成年人理性推理的构思,而是孩子们的率真情感在呼唤万物之灵,神游融汇到山川江河和物的本身中,因此“我固执地把这当成情节!”
31、人物的刻画和描写,要符合所在场景的氛围,或者人物的背景能够贯穿情节的发展,根据整个背景的特点,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若没有那盏明亮的老式挂灯的鸣响,没有家具的呼吸和鼾声,没有房前屋后的暴风雨,没有这情节贯穿于其中的极其幽暗的整个背景,这一幕又是什么模样呢?”
32、艺术家必须用直觉敏感性、能动性、非理性地倾听那旋律,整个身体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宇宙空间,与大自然万物相交融,你的思绪飞扬,瞬间灵感激发,犹如“这旋律按男孩子们听见的那样奏响。一个沉静的声音必须在场景之上游荡,随着一个看不见的信号,细微的童声插入,飘远,而宽广的大河穿过夜色中这狭小的小屋,继续咆哮着,从一个无限向另一个无限奔去”。
33、古希腊的戏剧合唱“蕴涵着智慧,这不是因为它对情节作出评判,而是因为它是那支轻微的歌曲的发源地”,是根据广阔的场景风格来发挥暗示和警醒的作用,“它的作用仅限于那发自共同时刻酝酿过程的广阔的非个人的声音”。作者用古希腊合唱这种形式进一步强调艺术的风格要融合到大自然广阔的背景之中。
34、“认清原始的元素并使用它们,这恰恰是通往自我深化的内在真实的道路”,古希腊人将“认识你自己”这句铭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格言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也一直是历代思想家艺术家所追问和探究的目标。人性的本质就是精神与欲望这对矛盾和理性与原始之力的纠缠斗争,精神是由世俗欲望转化而来的,而欲望来自于人的生命冲动,人一生中最大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的欲望,你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具有精神,将此当作终生事业的人便是艺术家。而原始的元素(原始记忆、原始生命之力)正是认识人和深化自我的必要途径,是人本质特性的自然状态,透过人的表象探求到心灵深处,因此“人们将学会更自由、更自愿地需要被理解了的基本主题,这样,也就离那现实主义的现实、一时的现实又更近了”。
35、人们对细腻情感的缺失,正是由于艺术家未做出以上的努力。不带倾向性、不作任何强调,紧紧抓住非现实主义原始元素的基本主题,仍能够将新生活、新时代表现出来。
36、在广阔的背景旋律中,“要成为一个旋律的一部分,要理所当然地占据一席之地,要对一件广泛的作品负有某种义务,在这作品中,一切无论巨细,均有相同的价值”,这种艺术信念,要求艺术家有意识地保持平静心态,去除浮躁、不跟风写作,“领悟到这一点几乎具有宗教般的意义”,要以虔诚崇拜之心对待圣洁般的艺术。
37、要努力寻求物中的共同点至关重要,不能“在他们自身当中寻求。因此,他们丧失了自我而一无所获。他们相互混在一道,因为,他们彼此不能联合”,共同点是自我人性本质的共同点,要怀着敬畏之心感恩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为孤独漫游的心灵找到寄托和归宿,体味出生命的价值和精神的永恒。
38、“然而,每个共同点都是以一系列不同的孤独的本质为前提的。在它们面前,它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自顾自的整体”。作为孤独的个体,人的存在是真实和具体的,同时也是感性和个别的,在生命历程中,人体验着人生的各种磨难,各种情绪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作为个体生命自然本性开始发展,生命意志不断呈现,个性的真实本质进一步扩张,但仍无法摆脱生命的原始记忆和灵魂深处的永恒矛盾。“它却不让它们摆脱自己的控制,根即使对果实一无所知,却在为它们提供养分”。这古老生命律动的长河——人本质的共同点,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永恒主题。
39、“而我们就好比是果实”,要想追寻洞悉生命之根,“若想为这根的力量作证,就必须在最孤独的本性中依赖它”,按照克尔凯郭尔“孤独个体”的存在主义哲学概念,强调非理性存在,肯定人的主观性存在,以主观、激情和个体为本质,才能认清人性的真实,才会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庄严、伟大、沉重和痛苦。“越寂寞,越庄重,它的共同性便越感人、越有力量”。
40、里尔克认为倾听与寂寞是诗人共有的主要特征,“因为,自从个体感到自己与世界万物同为一体,他便成了唯一的存在,成了寂寞者”,“最寂寞者拥有最多部分的大同”,这是艺术家所特有的素质,要善于与心灵对话,挖掘自我生命中灵魂深处的原始潜能冲动意识,不被表面世俗生活所迷惑,不被当前主流文化潮流所左右。在沉静和孤寂中,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倾听宇宙的庄严乐曲和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那听见了整个旋律的人便既是最寂寞者,又是最具有大同者。他将听见任何人都听不到的东西”,你会发现生命的古老长河是那样广阔、幽深、奔流不息,会发现有许多隐匿其中的秘密,等待你去追寻和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