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文章里面看到一个关于【Plogging跑步捡垃圾】的文章,深受感触。于是我的内心突然有了个冲动想加入进去,便在小打卡里面建了个打卡圈。
Plogging跑步捡垃圾Plogging打卡所谓Plogging是瑞典语中“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是由一位名叫Ahlstrom瑞典大叔开创的。2016年大叔从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搬家到斯德哥尔摩刚到就被首都的垃圾遍地给惊呆了“简直就像垃圾场一样!” 虽然对大城市的环境污染倍感失望Erik大叔还是想着“说不定可以做点什么呢?”因为平时也有跑步的习惯。所以他就叫上了跑友们一起尝试着边跑步边捡垃圾。没想到这一尝试就成了一种习惯出门就带上垃圾袋和手套,也渐渐成了他们的运动标配每次跑完步大家还会摊开垃圾袋比拼一下看谁收获最大!后来有跑友把这些“晒垃圾”的照片发到INS分分钟就收获了一大波网友点赞,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就这样瑞典大叔为了“一点点改变”做出的尝试让plogging真正变成了一种运动甚至有健身应用程序正式将它收录为运动类型的一种。
建了打卡圈之后,到今天为止是第五天。每天6点早起,洗漱一下就出门。慢跑几分钟到共享单车停车场,如果路上有看到垃圾就随手捡起来,拍照打卡,然后慢悠悠的骑车去市场买菜,与小商贩宫斗剧般地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然后满载归来。早起的好处就是仿佛获得了时间自由,能有1个多小时的惫懒时间,听着鸟叫声、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入海口潮水退去的滩涂地、鲜花吊着露珠、草坪里钻出来的蘑菇、看着菜市场那些活脱的虾鱼。。。这一切如同活成海子“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说到底我内心还是一位柔软的人,小时候过得苦,长大后越发觉得平凡的不易。
回忆杀,时间如狗我曾经也坚持晨跑了一段时间。那是在怀我女儿之前,我和我老婆商量着调养身体,这样生出来的宝宝应该身体棒棒的。决定之后,每天6点起来去小区不远的后山爬山锻炼,一直跑到老婆怀孕为止。那段时光一直存在我脑海当中,有清晨的鸟鸣、小区后山的雾气、花草的露珠、青苔上的蜗牛。。这次之所以想做Plogging,原因之一是想让那种未完待续情怀有了续集。
生命如潮水,少时向前涌动阅尽繁华,老来退去回忆满仓除了情怀,我还想做一件有生命意义的事情。Plogging是一件很了不起的链接生命价值的公益运动。今年我刚好30岁,年初就开始思索着给自己找剑有生命价值意义的事情做。起初,看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风靡世界劝人放宽心态不抱怨的书籍。看完之后我也感触良深,于是跟随书中倡议,戴一个代表不抱怨的紫环进行21天习惯挑战。期间我还送了十几本书和紫环给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想让他们一起参与进来,不过大家仅仅是感激一番,并没有跟着我一起做。这件事我自己坚持了3个月左右,后来就逐渐放弃了。
不抱怨的世界“25岁之后,越往后走你越会发现,年轻时特别在意的很多优势,比如智商,口才,长相,学历等,越来越让位于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律,耐心,持久的付出。”
正如007不出局里的一段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有时候需要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理想的人才能协同共进走得远。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这类“一时脑热”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事情再小、时间再短,它也能融入到生命里面,只要是对的事情,就能让生命更有意义。我相信因果,今日种下善因,来日必能结善果。大自然里面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人也应如此回馈自然,Plogging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善因,一种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这件事我能坚持多久,但只要开始了,它就有意义。
有兴趣可以加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