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三伏天雨清冷嫁,幻若秋,难觉夏。
鸟唱加州枫树下,暗自伤悲压。
乌云蔽日凄凉恰,不似寻常护马甲。
莫问高阳何处驾?
满窗枝翠,终归是夏,世道无常架!
又是坐在窗边的一天。 窗外的景色和照片里的几乎没有两样,都是一样的绿色葱茏。只是两年前的冬日一场严寒已经将茂盛的三角梅冻死了,今日里已经见不到叶子花的模样。想来要再现旧观,应是得数年之后了。

沐林人在两年前填作《青玉案》时和今天一样,也是一个周六。那时候开始的股市操作,却是将许多人拉向了一个经济上僵冻的结局。 不回头看看,这些往事的记忆也许也就消失了。人的记忆,莫非也像鱼一样,只有七秒么? 两年后的今天读起来,《青玉案》完全可以说是一首中国股市预言词了。

“三伏天雨清冷嫁,幻若秋,难觉夏。”这是股市即将顿然下挫前的预言吗?这是寒冬将至树木将枯的预言吗?若不是,咋个又说得那么的准呢?!

“鸟唱加州枫树下,暗自伤悲压。”但愿是词人有此神异能力吧,反正两年前的那个时候,每一个人似乎对于经济形势之好都还是那么的自信满满。可是严冬却要来了。 下片直截了当,“乌云蔽日凄凉恰”,这好像讲的就是两年以后的今天啊。当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其实是很不够的,于是在寒冬都来了的时候,所知障发,就是不会把阳台上的大花蕙兰搬进家里避寒,在股市急速下跌的时候就是不会抽身退出,不就是“不似寻常护马甲”吗?

天是冷了,收益是绝对的负数了,这时候咋整? “莫问高阳何处驾?”看窗外,绿荫如常,“满窗枝翠,终归是夏”,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先活下来再说吧。

词的结句富有哲理:“世道无常架!”无常才是真道理啊!

其实前面的解读方式仅仅是一种解读。常言道,“千人心中有千样的哈姆雷特。”每一个人读词,都会有自己的不一样的感受的。
言归正传,看看词人的意想何在吧。 说来在《青玉案》这首词里,沐林人想要记下的,只是夏日春城昆明的一种高原特色气象,那就是“四季如春,一雨如冬。”
七月的昆明本是盛夏季节,可是一场夏雨的到来,便将酷暑掠去,即便是大暑节令也是亦然。乌云蔽日,不着上马甲御寒都不行了。

好在沐林人在词的最后终还是为读者留下了大地回暖的期望,道明了无常,这也是一种远望吧。
(阿玛书于20170415)
青玉案
三伏天雨清冷嫁,幻若秋,难觉夏。
鸟唱加州枫树下,暗自伤悲压。
乌云蔽日凄凉恰,不似寻常护马甲。
莫问高阳何处驾?
满窗枝翠,终归是夏,世道无常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