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说道,"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然而在我眼中,幸福就是有人爱,有美食相伴。
提到美食,口水就成了条件反射的代名词。今天要来说一说美食里的一大诱惑:牛蛙。
炭火蛙锅能迅速取代美蛙鱼头,除了铜锅、炭火的创新,还得感谢蛙儿子和抖音去年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就像当初韩剧带火了炸鸡啤酒一样,炭火蛙锅的走红,在业内也被看作是线上IP撬动牛蛙餐饮行业变局的经典案例。
昆明得了这份幸运,巴四店里一落座,双层牛蛙锅端上来,就满满当当地占了桌子的三分之一,也太壮观了,难怪墙上会写着温馨提示:"先拍照"。每份双层牛蛙都要用到7斤活牛蛙,堆得满满当当。拿起筷子稍稍一用劲儿,蛙肉就自动从骨头上剥离了下来。一口咬下去,贴着铜锅壁的那层入口焦焦的,内里却还是鲜嫩多汁。带着十足的炭火气和浓郁的香辣味从舌尖略过后,留下满嘴的鲜美。
上锅前,牛蛙要先过油,然后加调料大火翻炒入味,再一层一层往铜锅上面浇。厨师们像搭高难度的积木一样,尽力让每一层的蛙肉都堆得满满当当,随手拍一张照片发出去,朋友圈分分钟就炸了。炭火蛙锅端上桌,服务员放入黑炭持续加温,大火猛炒锁住蛙肉的水嫩,入铜锅再慢慢煨至酥软,用筷子轻轻一戳金黄色外皮之下的细皮嫩肉就显露无疑,低温慢煨蛙肉也更入味。
塔顶上的盖子用来调节温度,炭火的持续加温,让汤汁的精华逐渐浓缩到蛙肉里!每一寸白嫩的蛙肉在眼前都会自体发光,还谈什么抵抗力,直接放开了甩吃!如果担心火大把牛蛙焖老了,就把盖子盖上让火小一些;吃到中途需要更热一点,只需再掀开盖子。待你风卷残云般解决掉鲜嫩可口的蛙肉,下面的配菜也已经焖得很入味了,鱼丸、鱼豆腐、炸年糕、海带、花菜,样样都下饭,白白胖胖的蒜头算是彩蛋。
铜锅一直咕噜咕噜冒汤汁,叫上一碗米饭拌入酱香蛙的汤汁来吃,简直完美。
地址:昆明同德广场五楼巴四老城区炭火蛙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