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熵
权威&辩证最近一段2年前央视播出的一段关于跑步健身的视频被广大网友广泛转发,其热度也是直线飙升,然而其原因并非是其极度精彩或意义重大,而是这8分多钟的央视新闻里出现了多处不严谨甚至漏洞和错误,这也就难怪广大网友给予了充分的批评与不屑。
无论主持人是否因为口误说错了跑步前后拉伸状态的次序,还是北体卓越运动康复中心主任关于跑步30分钟后才开始燃脂和分泌内啡肽,亦或是给大家推荐220减去年龄的计算最大心率的方法,都不由得让人们去思考几个问题:
1. 媒体,特别是央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是具有极强的导向性的,未加考证的观点和观念传递给国人,到底是造福还是坑害?
2.如果某些专家对某些领域不是非常专业,没有有做过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是否该考虑在你发表观点的时候多一些谨慎,措辞多一些委婉,而不是把凭经验或多数人口传的常识当作真理一样,灌输给他人?
3.我们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是否要因为发布信息的人是专家、发布信息的机构是权威就选择无条件的照单全收?
以前自己也曾向朋友传递过类似的未经求证的信息或经验,但随着了解的增多和学习的深入,越发的愧疚和后悔,就像跑步,没有哪种先着地的方式是最正确的跑姿,都是各有利弊,也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同样,220-年龄=最大心率,那是否意味着同一年龄段的人群最大心率都基本相同呢?
总之不要固守,也不要随随便便做他人的专家,世间唯有变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凡事我们需要接纳,同时也要从多个角度辩证的思考,毕竟我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负责接收信息和指令的机器。
越学越无知,其所阐述的道理大抵如此吧!
权威&辩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