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也是父母用来引领孩子道德发展的方式。当孩子去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们就能意识到规则,考虑到所有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当他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他就会试着为了他人去做出一些让步。但是,他依旧需要自律能力相伴而行。
在孩子有能力通过意识到他人的感受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之前,他首先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进行判断。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为什么他不能偷别人的玩具,他很可能会回答:“警察会把我抓去监狱的。”但父母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否有他人目光的存在。
当父母让孩子确信自己的不良行为会带来相应后果时,他们就有了选择。当他们让孩子看到后果时,就展现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地位。
例如“因为我就是这么说的”之类的表达就属于这样的方式。或者当他们落地某项规则时可以让大家意识到这项规则是公平的,并且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你知道自己必须要把玩具还回去。你不会想要有人不打招呼就拿走你的东西的。”
当父母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时,如果他们让孩子看到规则本身的公平性,而不是因为父母的权威性,那么他们就为孩子未来成为遵纪守法的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日子里,父母并不总是能保持那样的力量与权威性。
你可以观察一个4岁孩子在公园里是如何盯着另一个孩子的三轮车看的。他一开始可能会难以自控,伸出手去想要抓住车子后座。但当他真的那么做时,他突然停了下来,看了看三轮车小主人的眼睛,然后把手缩了回来。
这个4岁孩子正在学习如何为他人着想,并且让自己停下来。他的动机里也许包括他想要和这个孩子做朋友的愿望,也可能是为了避免爸爸的批评。但是在未来,他会了解到针对他人的行为需要考虑到对方的需求与感受。
在更早些的时候,父母也许有时候会对那些重要的规则持不确定的态度,这势必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不确定。但经年累月,趁着父母决定规则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孩子也会需要不断去试探那些规则。当父母对于这些试探的回应保持持续一致时,他们就可以帮助孩子从困惑迷茫中平息下来。
当规则被持续强化,孩子们会了解到规则本身并不会因为孩子、家长在特定时刻的感受或需求而改变。这样的一致性让孩子看到,规则之所以保持不变,是因为它们极其重要。
尽管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父母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运用其发展中的共情去“向善行善”,即使当周围没有成年人在场也不会面临惩罚时,孩子也能始终如一。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寻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以使自己能够符合达成共识的道德操守。早晚有一天,当他们的某些行为出现动摇时,我们可能已经年迈到无法再为其提供任何管教。届时,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灌输给他们]的理念早已内化成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