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真是个永恒的话题。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提问,会不自觉点进去。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缺爱?”
“从小一直缺爱的女生会有哪些特征?”
……
缺乏安全感、又自尊又自卑、一直替别人着想讨好别人、总觉得自己“不配”、走路习惯性地低着头,不敢跟别人有太多目光接触、因为自己没有被好好爱过,就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一项项比对,一条条都化作利刃刺痛了我内心深处。原来我就是那个缺爱的人。
如果要寻找根源,那只能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说起。
家里条件不好,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去了外地打工,在我那年纪最小、最需要爸爸妈妈宠爱的七年时间里,都是我跟我奶奶两个人度过的。留守儿童,初听时不解其意,觉得离自己十分遥远,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我就是词中人。
奶奶对我很好,虽然这段记忆已经被时光冲刷得所剩无几了,但我仍然可以肯定,奶奶很爱我,我也很爱她,只是奶奶的爱终究只是属于奶奶的爱,弥补不了我在童年里缺失的父爱母爱,这大约是我这一生也无法消弭的疼痛,每每谈及,眼泪便决堤般涌出。
我妈妈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因工作繁忙,只有一年一度的春节才能抽出时间回家,从前不像现在,相隔千里也能在视频中见面,我因为很少跟爸爸妈妈接触,对那时的我而言,爸爸妈妈就是两个陌生人般的存在。有一年,他们回到家中,妈妈主动过来跟我亲近,叫我的名字,我一脸防备地看着他们,妈妈大概想伸手来摸摸我,我竟然拿起了凳子当作武器对着他们,是的,我把他们当成了坏人。
至现在,我仍很好奇,那一刻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把它当作一件可以放在饭桌上谈论的趣事?还是他们心里也曾后悔,错过了我那么多成长的时光。那个咿咿呀呀的婴儿突然就长大了那么多,会瞪着大大的眼睛,抵御他们了。
后来,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我被爸爸妈妈接到了外地上学,翻越六百多公里,离开了亲爱的奶奶,我终于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了。我已经完全记不起我当时的心情,喜悦?兴奋?恐惧?难过?还是期待?只是从妈妈口中得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肯开口叫他们爸爸妈妈。
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散养而已。爸爸妈妈早出晚归,根本无暇顾及我,而那时连陪伴我多年的奶奶也不在身旁了。当然,我身边还有哥哥和新认识的小伙伴,只是这些终究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
我时常想,我这冷漠的性格是不是就在这些不曾得到爱的时光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