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清晨睁开眼时,我们脑子里的念头也跟着醒来了。这些念头就好像是一个个小人,开始运作,不断的创造各种故事,我们亦随之起舞,然后各种问题、焦虑、烦恼、不安,接踵而至。
有智者说:你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一个人的烦恼痛苦通常不是别人或外界环境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们的脑中常常充斥着两种以上的相互冲突甚至相反的念头,还有错误或偏激的想法,于是我们把大脑变成了战场:虽然看不见,也没有硝烟,却不断的上演着各种冲突和对抗。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你感到了伤害,但当事情结束,伤害却仍在继续。那个事件本身也许只伤害了你一次,但通过不停的在脑海中重温那个场景,你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着自己。
很多人经常在下班空闲之时,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各种妄想或执念中,不断的吓自己。如最近体重又增加了好几斤,同事某某一直各种吃也没见胖,越想越气愤;晚上熄灯,躺下都10分钟了怎么一点困意也没有,接着各种关于失眠的记忆就出来了,然后就真的失眠了;每到饭点都很愁,想吃好吃的又怕影响健康,昨天那个小炒不错,但都吃了两天了有点腻了,选来选去还是不知道吃啥,如此种种,不可胜举。
这些内心的交战和妄想几乎耗尽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没有时间去思考‘每天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没有时间去探索‘生命的真相’,没有时间去做一些‘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事’。绝大多数人是带着遗憾和悔恨离开这个世界的,哀叹自己空过了一生。
要知道,世界只是反映你内心的一面镜子。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你一旦把那些观念或念头当真了,就不可能视而不见!解决之道就是回到自己的内心,如实观察,看清念头的虚妄性,不执着任何念头。
我们的心就像是水,水面原本就是平静的;当一个妄念生起,就像是水面被搅动了一下。当你把波纹看成是真实的问题时,就会想办法去对治,然后水面再次被搅动。就这样,这个过程不断的被重复,我们越是努力的想阻止荡起的波纹,反而激起更多的波纹,最后身心疲惫,这像不像我们现实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你彻底厌恶了这种生活,放下了对抗,不再执着任何东西或观念,只是随缘的做事或歇着,生活反而变得很轻松自在。这就像水一样,无需任何努力,不用外力去维持,只要你不去搅动和干扰它,水面自然恢复其本来的平静。
我们的一生,其实都在学习这个功课。人生就像是一个特殊的学校,我们在这里接受历练,学习,成长,然后毕业。凡是你抗拒的,都会继续。你没有学会的功课,就会继续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出现,直到你过关,然后才能继续往前走。
《了凡四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谓外境,其实就是你的心境,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心念感召而来的。因此,所有的修行或功夫都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在心地上用功。
你看电视机,有那么多频道,屏幕上那么多的故事,喜怒哀乐,或惊险或悲伤的剧情,但电视机从不被影响,何故?你看镜子,物来则照,物去则空,它会因为照镜子的人长得美丽就留恋吗?或讨厌面前的人就不照吗?镜子会情绪起伏不定吗?庞蕴居士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这个道理也。
很多人都养宠物,小猫或小狗,它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可以去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方式,人吃饱了经常会打妄想或无事生非,动物填饱肚子后,要么自己玩耍,要么安静的趴着,眯着眼养神,十分的安详。你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个随性躺在地上睡觉的狗,或是午后悠闲晒太阳的猫,却难在人群中觅得一个清静无事、悠闲自在的人。不是生活太难,而是我们想的太多,内心总是不断的交战。若能「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心不妄想,随处安住」,何愁不能安乐?
华严经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觉寤,既觉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
不和自己交战,简简单单,安于当下,随缘生活,心无所住,每一天就都是好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