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作为孙瑞雪老师《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读后感。
我很庆幸自己在怀孕期就对儿童敏感期有所了解,并希望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于是买来这本书,打算跟其他育儿书一样,一边读一边观察孩子的成长。
知道新生儿有视觉敏感期,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所以从瑶出生后我就开始观察。月子里瑶趟在床上,喜欢盯着空调看,不理解的人以为她在研究这个挂在墙上的盒子,但我知道她看它在墙上的影子;我买来黑白卡片,瑶看着目不转睛,哭的时候一给她看黑白卡就不哭了开始仔细研究;晚上我用手电筒照天花板,玩手影游戏,瑶手舞足蹈地笑;这些感觉多么美妙。
当然我们在判断孩子是否在某一敏感期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书上的年龄分类,比如有些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在1岁左右,有些在2岁;敏感期也不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到来,有时候也可能在几个月内出现好几个敏感期现象,只有我们在日常陪伴中多细心观察,靠自己对敏感期的理解来判断孩子的一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敏感期的密码。
瑶1周后我又遇到了一些敏感期的疑惑,于是我把这本书完整看了一遍。
瑶在1周5到1周10的阶段,就同时经历几个敏感期,比如:
完美的敏感期,枕头一定要摆正、铺平整才肯躺下睡觉;
数名的敏感期,知道每个数字怎么读、喜欢数数、上下电梯一定要自己按数字;
空间的敏感期,喜欢爬高、转圈圈,我就会在她安全范围内任由她探索;
对涂、剪、贴感兴趣,于是我给她提供蜡笔、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工具让她体验,安全剪刀和贴贴纸和胶带也是她喜欢的玩具,玩起来特别专注。
如果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如果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悉心陪伴她,就不可能发现和满足她的敏感期需求,而这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多重要,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和理论阐述。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这样:
我们就不会以爱之名,无知的伤害孩子;
我们就能更理解孩子,明白他们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而非奇怪需要纠正的;
我们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就会更尊重而不是主导孩子这一神奇的生命体,释放他们内在的生命力。
而面对敏感期,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去满足敏感期时的一些特殊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