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自有境界》
字数:1040
在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读诗词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还要读诗词呢?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著作《人生自有境界》一书,就是关于诗词与人生的思考。
在追求有用、适用、功利的社会,读诗词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
诗词的用处是什么呢?
正如郦波老师所言,“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该书用现代化的诗性的语言,解读了十八位古代著名诗人的十八首古诗词以及他们的人生。
“要理解一首诗真正的好处,除了训诂、意韵、典故、字义的解读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知人论诗、知人论世。”
《我们是两颗穿过黑暗 彼此凝望的星辰》品读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总会像云卷云舒一样,随众鸟高飞尽,随孤云独去闲。任世事浮沉,任现世诘难,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终究可以保有自己鮮活的灵魂。于一片山,一川水,一棵树,相看两不厌。
“只要你像李白那样,在万丈红尘里从未真正地沦陷,就一定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灵魂的知己。”
《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才是光芒》品读的是王阳明的《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的一生就是泛海沉浮,面临过落榜之憾、生死之择、诏狱之灾、死亡之险。在危险之中他找寻人生的机遇,积淀大智慧,终于在蛮荒之地“龙场悟道”,悟出“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那颗赤子之心,找到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切终将黯淡,只有你才是光芒。”
《人生自有境界》品读的是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被王国维引用在《人间词话》里,以论人生的三大境界的第一层。
真正人生第一境界的追求与追寻,要有基础,要有素养,要有积累,同时还要经过苦难、挫折的历练,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和觉醒。
追寻量变到质变,摆脱各种诱惑,甚至把眼前所有的喧嚣当作背景,真正的人生追求才能凸显出来。
人生自有境界,要认清,要坚守,要追寻。
像这样的品读,书中到处都是,到处都是令人灵魂觉醒的诗情,到处都是通俗易懂的哲思,到处都是抚慰心灵的审美。
读出诗词背后的美,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与人生,让心随之律动,与之交融,享受一段关于诗词的美的历程,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