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比苏州,我还是更喜欢喊它作姑苏,这个曾让这座城名扬天下的名字。未到姑苏,心中向往之情日益根深,直到踏上这片土地,才将心安放下来,想来犹如十年一梦,喜不自禁。
在历史的长河中溯回而上,拾掇起一页纸卷,上面书写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当是我与姑苏的初见了。我端着书,大声诵读,遥想枫桥渡前,晚风轻轻掠过船顶,窸窣作响,客舟随着运河的水晃晃荡荡,不觉间,姑苏已映入眼帘。寥寥几句,却让我觉察到,姑苏是何等忧伤啊,它又到底承载了多少人的愁绪呢?从此,姑苏的模样,就像一个结着郁怏的少女,向我款款走来,而我,也正满怀深情地向她奔去。
今年的中秋,与友三人相约共赴姑苏,大伙儿相互戏谑,说是:赏惯了家乡的月,要去看看姑苏的月是不是要更圆些。提前几日便开始收拾行李,仿佛是去赴一场期许已久的约,心里不住地默念:姑苏、姑苏,我终于是要与你会面了。
晚上将近十点的火车,我们一行四人八点多便已抵达火车站,不幸的是,直到我们取票时,江晨才发觉自己忘记携带身份证,此时我们三人的票已紧握在手,都在为江晨的票发愁。经过询问,江晨去到窗口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终是拿到了发往苏州的票,我们不禁嘲笑他一番,实在粗枝大叶。在电子检票口听到工作人员凶悍的喊声,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嘉新说,宁愿去人工检票口也不要听这人的怒吼,但事实上,她还是和我们一并从电子检票口进来了,反倒是江晨,缺少身份证,只能通过人工检票进站,我们仨先进来,在候车大厅等待江晨一起去往月台登车。
上车后,经过嘉新的主动出击,我从隔壁车厢换到和他们一个车厢,并坐在了一块儿,嘉新理直气壮地对我说:火车上好人很多的,你不要想得那么复杂。的确,在上车前我便为自己的位置和他们不在一块儿而发愁,嘉新这一举措,倒真让我改变了以往坐火车时碰到的各种难以启齿的现象。
我一直认为深夜乘车是最节省时间的,在无边的黑暗中行驶,突然天空破晓,晨曦出现,逐渐饱和,上午的阳光便登场了,在此之前的时间仿佛装上了电动引擎,高速流转。一夜的旅途我已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在去年杭州去往郑州的途中,同样足足坐了一整夜的火车,那时只觉得火车上人流涌动,大家都陌生,却又熟悉似的。暗昧的晓光升起,大地便露出青郁的山丘,在铁轨两侧,像相机的延时拍摄,光和影交叠,快速地飞驰起来。
不觉间,火车驶入了南京站,此时我们周围的乘客都在为下车做准备,此时我们望着窗外的南京站月台讨论着南京的故事,此时距离姑苏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南京的古韵不亚于姑苏,六朝古都,金陵盛地,当年的建康城,金碧辉煌,雕楼画栋,何其繁华!姑苏在它之下,更像是一个婉约温柔的女子,在江南水乡的倒影中,展现出无限的魅力。
姑苏行记火车停靠在南京站四十多分钟,终于再次启程,向南出发,驶向姑苏。
(二)
苏州站的建筑风格恰当地彰显了姑苏的艺术特色,从出站口一直乘手扶电梯向上,到达地面上的北广场,直到地板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才肯相信,原来这一片蔚蓝的天空下环绕的是,姑苏城。
我们选择了最便捷的公交去往已经订好的酒店,酒店的位置毗邻苏大,透过房间的窗子可以看见苏大内部的教学楼,古朴的楼,灰白的外墙上黏着些碧绿的爬山虎枝蔓,葱郁与黯旧交织,给了我们很大的视觉冲击。嘉新说:这种景致是为她所喜欢的。陈婕站在一旁附和,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我笑着取笑他俩,说:我们学校的教学楼也有这样的景色,怎么不见你们这般痴迷?果然到了姑苏,心境都变得敏感了。虽然这般说道,但不得不承认,这窗外的图景,的确胜于平常在学校所见,可再想想,又质问自己,无非是图了新鲜罢了。放将行李,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一齐出门了。
抵达苏州站已近正午,而现在恰好又是饭点,我们商议,先填饱肚子再来好好访一访这小巧的姑苏。在齐门路上逛着,最后被一家苏式点心店吸引,想来尝尝这名气吃食。店内装潢以木原色为主,各个角落又培植了绿萝等绿植,既清新又古朴,毫无冲突之感。凑巧的是,我们正好遇上了一支外国旅游队伍,他们对这些琳琅满目的食物比我们的好奇心更浓,指指这个又看看那个,导游用英文一一和他们介绍,在他们后面排队取餐让我们对这些食物也有了大概的认识,虽是解了好奇,却还未解馋,端着已经选好的食物,等待着老外依依不舍地离去,尽管已经离开台子,他们的眼神却丝毫没有转移地盯着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点心。我们四人结账后便坐起来开吃了,相比于过过眼瘾,我们更加青睐填饱肚子,梅菜笋丝的嫩滑、糖汁肉排的甜滑、苏式小笼包的鲜滑······
酒足饭饱之后,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姑苏之旅。在苏博的门前,一列如长龙似的队伍呈现在我们面前,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暂时放弃苏博的参观,转而去了姑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苏州园林, 而拙政园便是其中一朵最清丽的奇葩。拙政园和苏博仅一墙之隔,东北街的步行街上人满为患,经过忠王府便看见了拙政园的正门。初入园内,便感到一袭飒爽的秋凉,只见松柏蓊郁,竹影交横,相互掩映,湖水绿波微漾,有几只灰鸭游弋于水面,兀自嬉戏。嘉新和陈婕在园子口便停下了脚步,盯着一株遒劲的梅枝在给它拍特写,我与江晨走在前面,不觉间回头,发现已瞧不见他们的身影,走到后面,竟连我们俩也走散了。我持着景区导图,在偌大的园子里游逛,曲曲折折的小路,配着拱桥、小山,好似一个浓缩的江南。往西边走,经过听雨轩时,听到导游在讲解轩外的芭蕉,我跟随着绕到后面,果然看见几株挺拔的绿丝绸般的芭蕉树,导游说,每逢江淮梅雨,雨打芭蕉,淅淅沥沥,如泣如诉,好不动人。
从听雨轩继续往西,经过玲珑馆和嘉实亭,便到了远香堂,穿过别有洞天时,一阵清冷登时入体,不觉钦叹。在鸳鸯馆的水边护栏处聚集了许多游客,走近一看,才发现一只鸳鸯正在水中四处游走,像是在寻找自己的侣伴。从鸳鸯馆向南随着小路走,便到了盆景园,来这里观赏的大多是一群有情怀的中年人,他们一边品评,一边欣赏,跟在他们身后,也约莫听到了一些皮毛。再往回绕时,我特地又来到了别有洞天,穿过它,就宛如从一个禁锢的陈旧之地突然豁然开朗,此时想到的便是靖节先生的桃花源了。踏上石桥,先后看见的是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等,三座亭子要数荷风四面亭最为好看,当然,这里说的好看也仅是凭我主观的判断,或许在艺术领域,别的几个亭子水准要高出许多呢。最终在秫香馆的石凳上坐着休息了会儿,刚好在来秫香馆的路上与江晨碰上了,便一起坐了下来,等待嘉新和陈婕会和。
拙政园的景致囊括了水乡所有的清秀,也满足了多年来一直牵挂的未完成的梦。
从东口出,便到了百家巷,往南走几步,就步入了闻名的平江路。邀着坐船的东家一个接一个,我们穿过嘈杂,面临的仍是嘈杂,嘈杂在这个时候似乎总是无可避免的。平江路临河并街,沿着河一直走,一路上的船只飘飘流流,街道从狭窄到宽敞,人流也越来越多,在法桐树的树下,坐着一排排歇息的旅客。在过去的想象中不止一次地描绘过,平江路应当是姑苏的缩影,富有内涵而不作声响,静立一处,散发出绝妙的优雅。如今亲眼瞧见的平江路倒有些世俗了,喧嚣充斥其间,行人匆忙,完全不像构设的平江路,失了宁静,也失了它的本原。苏式生煎是早已出了名的,在平江路的生煎店也的确不少,我们择了其中一家,一起尝了个鲜,然而于我而言,并没有敏锐地察觉出它的美味,不知道他们三人感受如何。平江路的房檐上落满了各色的漆釉,挂着各式的灯笼,长的、方的、椭形的,每一天都像是灯节,红红火火,与晚霞相辉映。
姑苏行记在平江路的苏式餐厅吃过晚餐后,已近十点,在赶往住处之前,陈婕和我达成一致,去最近的绝味鸭脖店扫荡辣味食品,因为就在刚才的餐馆内,我们对苏帮菜都已经彻底死心。从姑苏的饮食中,我一改对姑苏水乡柔美的印象,只觉得此处是一个甜甜软软的世界。
(三)
或许姑苏的悲伤起初仅来源于这城隅的古刹吧。在去寒山寺的入口处的路上,便感觉到缕缕香火气息窜入咽鼻,给人踏实静心之感,那穿越千年的哀愁在今天早已消逝在寺庙的每一角。寒山寺的小塔漆着粉木色,最高的普明宝塔直插云霄,陡然立于寺中,巍峨壮观,每一阁上都挂着不同的金字匾额,大气昂然。进了寺,正前方赫然入眼的是大雄宝殿,殿门口一座功德铁炉,游客争相往里面投掷硬币,投中最高铁炉的人想再来一次,没投中的仍不停地加油,好像在这件事上,每个人都生出了不服输的劲儿。虽说我们年纪尚轻,对这些佛道庙观的意识不强,但是当看到那些虔诚礼佛的人,依然会肃然起敬,好像自己心里也瞬然住进了一尊祥佛。穿过大殿,便来到了后院。在屋顶横梁上摆放着玄奘一行,许多人抬眼望见时,都讶异非常,拿出手机或相机定格下这刻的惊喜。在后院的壁上挂着许多刻上偈语的黑木板,句句教人释然,充满着佛家思想的缘说。当年寒山、拾得所留下的禅机,今人不知可曾参破?
姑苏行记夜泊枫桥,凭听古钟,古人由此怅惘。而此时姑苏的阳光尚可,树影微凉,寒山寺的钟声也成了趋之若鹜的景点,如今的姑苏和故事里的姑苏,又大不相同了。等我们到枫桥景区时,吴门古韵戏台的咿呀弹唱已经将歇了,临着大运河,隔着一条栅栏,那恢弘的气势也丝毫不减,之前曾把平江路的小河认作运河,想来不禁自嘲无知,大运河上行驶的都是一些商业船和工业船,当年乾隆帝下江南时的龙舟和如今现代化的船只相比较,不知孰大孰小,孰轻孰重。枫桥渡口,不再是当年的荒芜凄清,如今游人如织,登上桥来,柳条如绦,盖于河面,铁铃关在前,红旗猎猎,在千年来的守望中,等来了一轮明月与万千霞光。登关远眺,普明宝塔的舍利塔尖高高耸立,构成宽阔的图景。下关之后,便略了其他的景,直接出了门,奔虎丘而去。东坡曾说:到姑苏不游虎丘实乃憾事也。虎丘山位于于姑苏城的西北角,是一座典型的城市后花园。虎丘不高,正如它的名字,它本身便是一座小山丘,最高处矗立着闻名的中国斜塔云岩寺塔,又叫虎丘塔。我们从山门进入,不消十分钟的观赏,便一路上了顶,古塔边的游人仔细端详,想要算清楚到底是倾斜了多少度。四周的香樟树大可参天,似乎是护着这正中心的古塔,在拍摄塔时,香樟树的枝梢洋洋洒洒地入了镜。在介绍栏边,有几个操着朝韩口音的大妈在讨论,虽然没能听懂,但他们语气中的赞叹确实越过了语言的鸿沟。我们对他们微笑,以表善意,他们也很客气地与我们点头,好像同属一个民族似的。由塔向下,到了观音殿和剑池,人群簇拥,欣赏着剑池边上的摩崖石刻,反倒是观音殿格外清净简素,在里面走完一圈,嘉新和陈婕看中了一面衰墙,定要就景拍照,向来喜欢生机的我,并没有引起多大兴趣。从千人石往下,有一段下坡路,真娘墓便在其侧,驻足凭吊的人不多,大概是真娘此人便默默无闻吧。拥翠山庄的门前刻着蓝色行草的“龙虎豹熊”,给人威慑之感,倒和拥翠之名不相符了。出了断梁殿,往西走,便到了南门出口,路旁绿树成荫,是盛暑纳凉的好地方,可惜这个时节的姑苏天暖不燥,这个地方的意义对人来说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姑苏行记从景区外看虎丘,总觉得心驰神往,可在里面走了一遭,却并没有如旁人说的那般心旷神怡。哲人曾说,与美之间的距离是成就美的根本原因。现在想来,倒还真是这么回事,在虎丘之外观虎丘,美的自然,美的清秀,或许本不该来轻扰,东坡所言,不游实乃憾事,如今看来,游遍也不尽然全是好事!
(四)
七里山塘到虎丘,古人为了通达虎丘与阊门,掘出一条山塘河,未曾想,竟给姑苏带来了最浓丽的颜色,山塘、阊门因这条河成了姑苏最为富贵风流之地。来到山塘街,似乎看到了当年的姑苏,这是在平江路不曾有的觉知。山塘河随着岁月奔流不息,山塘街便由此孕育出来,这与姑苏如出一辙。如此好景,自然是避不开游客了,走在石板路上,人与人擦肩而过,好不容易才从狭管似的小路走上了山塘的正街。
即使从外向里看,山塘宛若一个小姑苏,但走到里面时,却又忆起昨日的平江路,似乎它的姑苏味儿又要更浓些,心里不禁矛盾,可转念一想,这内蕴丰涵的山塘街与平江路,又哪里是我说了能算数的呢,不过是兀自苦恼罢了。从山塘街的另一边出来,便到了石路步行街,匆忙走过,决定赶回寒山寺取我们寄存的行李。
姑苏行记到民宿时,天已黑,在姑苏的的巷弄里穿梭的我们,借着别致的路灯行走。一进门,大家都瘫在沙发上,但求如此沉睡而去,不求其他。民宿是一座老房子改建而成,装潢温馨,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坐在沙发上,翻着手机上拍的照片,像是重游了一遍,此时我们四人都被饥饿与疲惫围困,即将被攻克。
流水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抽离出来,往窗外望去,河边坐着几位须发已白的老人家,正悠闲地效仿太公垂钓,眉眼里尽是饱裕的精气神。姑苏的早晨就这样在水声与暖阳中苏醒,让肢体得到这初阳的照耀,深睡的因子都活跃起来,等待着下一个黎明。
姑苏行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