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梅南渡口 古风悠悠

梅南渡口 古风悠悠

作者: 一月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22:46 被阅读0次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5期“诗酒趁年华”专题征文活动,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我的家乡,除新新人类,多数成年人不分男女都极爱喝绿茶,特别钟情毛峰和猴魁。

离我家不远的黄山市,拥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这里不仅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万千游客流连忘返,它还是茶叶之乡,其中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一直享誉海内外。

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同属中国历史名茶,属于绿茶类尖茶,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其外形似雀舌,冲泡后汤色清碧、滋味醇甘、香气如兰,因鲜叶采摘自黄山高峰而得名。

01  “万里茶道”的源头

今天我要说说阊江源,梅南渡,还有本文主人公胡元龙的祁门红。让我们一起踏访梅南古渡,感受历史变迁,触摸岁月的留痕吧。

祁门,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建县近1300年,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承地。同时,因地处皖赣交界,徽文化、赣文化与山越文化在此和谐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里生态绝佳,空气质量全国一流,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祁门牯牛降被誉为“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和“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阊江河、大北河两大水系汇流处的“倒湖十八湾”,泛舟在此,尽收湖光山色。

阊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岭深处,向南流经景德镇,经鲇鱼山至鄱阳县与乐安河相汇,合流为鄱江,之后西流四十余公里注入鄱阳湖,全长二百五十三公里。而平里镇梅南渡口,是因其所在地自然村名而得名,这里古树参天、河水荡漾、遗迹犹存。

生于1836年的祁门南乡贵溪人(今属平里镇)胡元龙,其毕生从事茶、瓷二业,成绩卓著,后人尊其为“祁红鼻祖”。

谁又会想到曾经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贸通道)就是通过胡元龙,通过这小小的梅南渡口,将封箱的祁门红茶送向全国乃至欧亚大陆的。

02  梅南渡口话祁红

“一片小树叶

一生情不变

山高路远云雾里生长

一芽一叶吐露芬芳

醉在那梅城烟雨江南

一片小树叶

一世情不变

文火烘焙清香满世间

轻挑慢揉渥红成汤

传承着百年祁门香

听阊江吟诵

梅南渡口摇曳着梦

漂洋过海名扬世界

茶红天下誉满神州”

胡元龙铜像

话说光绪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红茶的创制和畅销海内外是经了自幼饱读经史,习拳练武,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类似现在的公安局长)的胡元龙的手。

做学问时,胡元龙非常喜欢苏轼,感慨他才华通天却三次被贬,而被贬谪后他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历经流放之苦却拥有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豁达潇洒的襟怀,是最打动他的地方。

他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里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句,于是就有了那个一生轻视功名,18岁弃官从商,决定实业、教育救国的胡元龙。

他曾撰厅联一对,曰:“做一等人忠臣孝子,为两件事读书耕田”,足见其注重实业强国的思想。

03  “一片叶子”红天下

一抹红茶香,穿越数百年。

18岁的胡元龙辞官回到四境皆山的贵溪村,认为要改善乡邻生活,必须发展农业生产,开荒种地。

他在李村坞筑了5间土房,栽了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当时荒山皆为祠会占有,他打破封禁条规,集合村中百姓,宣传垦荒的益处,签具公约。并自己带头,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创办儒信园茶行。

他垦山千余亩,种植茶叶、茶籽、毛竹、杉树,村人群起仿效,收入大增,生活改善。之后祁门各地也都援例开垦,形成自垦自产自得之风,促进了种植业的生产发展。

咸丰初,闻红茶走俏,胡元龙曾尝试创制,后因太平军起义夭折。

光绪元年(1875年),见祁门绿茶滞销,胡元龙决定东山再起还做红茶,自筹资金6万银圆,用自产茶叶,从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请来茶师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光绪8年(1883),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元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

是时,黟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归来,亦在至德(今东至县)尧渡街仿闽红试制红茶,于光绪二年来祁门历口开设茶庄,劝导茶农改制红茶。

二源归一,是为祁红制造之始。嗣后,红茶制造之法逐渐推广,工艺不断提高,后历经吴觉农、胡浩川等业界大师百年来的锤炼、改良、提升,“祁门功夫红茶”久负盛名、经久不衰。

光绪八年祁门红茶进入国际市场,声誉日高。俄、英等国茶商争相抢购,产量逐年增长,由此带动全村跟风,崛起6家茶号,年产干茶2万多斤,成为远近闻名专业村。

此后,祁红制作技艺便扩散到整个祁门茶区,风生水起,数年间一鸣惊人,不但跻身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且于1915年民国四年轻松拿下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最高级别奖“甲项大奖章”,兀地名贯中西。

一路走来,祁门红茶获无数殊荣,荣耀一直贯穿至今,分别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金奖;1980 ~1995年四度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2020年荣获第105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

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珍品,祁门缘此也荣膺“中国红茶之乡”称号。

胡元龙另一重要贡献是发现并发展了祁门瓷土业,并成为祁门特产。在1865年的同治4年,胡元龙据祖传经验,在祁东庄岭村发现了“太和坑”瓷土矿,此处所产瓷土质量优良,为景德镇烧制高级细瓷之必备原料,声名乃著,被定为御瓷专用矿,赐给小黄龙旗,运瓷土之船所过关卡不敢查阻。

后其又开发现了林家坞瓷土矿,自建5支碓,精舂细制,所产瓷土50 余万斤。

光绪二十九年在景德镇开设胡培春白土行,窑户争相购买,胡培春牌瓷土在民国4 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章。

04  厚德载物  德行天下

胡元龙为人急公好义,主持公道,济困扶危,他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与村人议订村规,立禁烟碑,为乡人排解纷争,在南乡享有很高的声誉。

戊戌维新后,科举废止,但祁门山区风气闭塞,无人兴办学校。他很焦灼,于是大力倡导,邀聚南乡人士于光绪 30年(1904年)在平里创立梅南学校,开祁门办新学之先河。次年,祁门县高等小学校,在其影响之下,亦筹创成立。

胡元龙曾亲撰的一副楹联,励志抒怀,足见其当年的心胸境界。曰:

“垦荒山千亩,遍植茶竹松杉而备国家之用;

筑土屋五间,广藏诗书耒耜以供儿孙读书。”

一片小树叶,一生情不变!祁门红茶,茶红天下!

外形细小如眉的茶叶,生长在深山山坞上,采摘在茶农粗糙的手掌中,储藏在破旧的篾篓里,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它却一度左右了几代人的命运,甚至关乎着一个民族的形象。

祁红面世后,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迅速蹿红国际红茶市场。世界各地的茶商纷纷睁大眼睛,向这个来自东方国度一个叫祁门的地方所产的茶品投以赞许的目光。日本人称之为玫瑰,英国女王与王室把它视为至爱饮品,饮者更是亲切地称赞其为“红茶皇后”。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祁红以独特的品质一举击败印度红茶,获得金奖。

祁红终于重塑了一个东方国度红茶的形象。在祁门,一箱箱祁红通过梅南渡口运抵武汉,又从这里转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祁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从此成为万里茶道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片小树叶

一世情不变

文火烘焙清香满世间

轻挑慢揉渥红成汤

传承着百年祁门香

听阊江吟诵

梅渡口摇曳着梦

漂洋过海名扬世界

茶红天下誉满神州

听闾阊江吟诵

古道幽幽马蹄声声

千帆过境宾客盈门

茶红天下誉满神州

茶红天下誉满神州”

05  “百年祁红”铸辉煌

中国红茶,盛于清代,走红至今。

一百多年前,祁门红茶通过阊江运到江西鄱阳湖,之后到九江,再转运至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万里茶道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无一不闪动着祁门红茶的身影,“祁门红”自始至终都是活跃在世界茶叶舞台的鲜艳主角。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祁红秉承千年的茶品,饱蘸着时代的浓墨,仍书写着一代名茶的传奇。正如一生奋斗不止,朝夕相争、诗酒趁年华,拥有传奇一生的胡元龙先生早年大胆设想的那样。

茶以香为贵,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未来,让“世界香,中国红”的美名享誉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传承好中国茶文化当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文章

  • 南渡口

    南渡口之上

  • 杭城随拍·悦坊

    古风悠悠

  • 【品读】桃花渡口,水悠悠,情悠悠。

    春雨飘飘洒洒 渡口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细雨打湿桃花 诉不尽别离情苦 剪不断情丝如麻 我愿似雨丝润你心花 我愿如...

  • 悠悠古渡口/逸云

    悠悠潇水,源远流长;岁月如斯,白驹过隙。于青白板上,找寻时间的脚印,平滑而又溜滑。 无数的脚印踏过石板,留下青春的...

  • 梅(古风)

    文/洛羽 十方白雪覆青海, 万里银装显红娘。 不与群芳争明艳, 唯待孤寒留暗香。

  • 乡野杂谈:野渡无人舟自横—渫水之南

    顺着村子的大路一直往北走,是附近几个乡镇中小有名气的一个渡口,渡口因在渫水之南,便被取名为渫南渡口。在之前滚水坝和...

  • 2018-01-30

    古风新韵:-(春夏秋冬) 蝶舞莺飞柳丝长,荷塘月色戏鸳鸯。 一缕菊香琴悠悠,梅舞枝头傲冰霜。 作者:茗墨诗人(朱洪君)

  • 南梅

    旧年代没有谈情说爱,一眼便订了终身。 转眼又到了六月初,新蝉颤巍巍地呲呀一声,唤来了荷香柳动,唤来...

  • 南乡一剪梅 梅香

    南乡一剪梅 梅香 寒雪去悠悠,梦幻初春醒亦羞。野鸭龙池欢丽水。凫亦春游,客亦春游。 风拂水波柔,拂煦阳光映玉楼。妩...

  • 四季梅

    古风·四季梅 面若凝脂蕴华露,玉肌似柳细纤柔。 可怜梅蕊傲霜韵,却把香笺四季留。 古风·四季梅 面若桃花形似柳,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南渡口 古风悠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rs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