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宪章和“无地王”约翰
约翰一世(英语:John I, 1166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9日),名约翰·金雀花(John Plantagenet),金雀花王朝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1199年—1216年在位),号称“无地王”(Lackland)。亨利二世之子,理查一世之弟。
约翰一世生于牛津。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失败也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他曾受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唆使,试图在理查一世被囚禁在神圣罗马帝国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他的执政期间是英格兰王国实力极度衰弱的一段时期,失去了英格兰国王在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法国西部)上的大部分属地和对爱尔兰、苏格兰的权力辐射,并在贵族的进逼下,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失去了作为国王的一部份权力,造成了诺曼王室封建集权运动的失败。
约翰一世的外号一般是“无地王”,因为他是老亨利的小儿子,轮到他的时候很是可惜,他爹手里的封地已经全部分给他的几个兄长了,没有地给他,就得了这么一个有点寒酸的外号。不过人家可不是真没土地,后来,七拼八凑地还是得到了许多封地,毕竟,作为老幺,他当然是老亨利最为喜欢的儿子。
还有一种说法,把约翰一世称为“失地王”,这个叫法可就有点让他很没面子了。不过,说得都是事实,没办法,英格兰王国当时在法国,主要是法国西部地区的大片领地都是在他手上断送的。
不过,你要据此认为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约翰一世是一个野心勃勃,而且非常能干的人,他的失败并不是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常见的中原王朝战败后割地赔款的那种情形。他一般都是主动发起行动,只是结果让他很是失望罢了。
他曾经策划实施了试图取代他哥“狮心王”理查的篡位行动,结果以失败告终。他还主动挑起了与法国的战争,结果也以失败告终。他甚至与罗马教皇针锋相对,他不接受教皇委派给英国的大主教,要求教皇换一个他认可的人选。要知道,这可是当时教会的自然权利。结果他本人于1209年被逐出教门,最后还是他于1213年作出让步,才重新被罗马教廷所接纳。
所以,只能说,约翰真的不是无能,他只是命不太好。
他干过地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得罪了几乎整个的英国贵族阶层。因为他在国外失去的大量土地,以及因为战争所需要筹措的巨大财政负担全部地转嫁给了贵族阶层,这使得他们忍无可忍。结果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英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大宪章】的签署。
【大宪章】让“无地王”约翰一世以一个失败的国王的身份,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君主,没办法,毕竟,这个【大宪章】名义上起码是用来限制王权的,他和【大宪章】一起,成为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
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国王约翰王(1199一1216在位)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全文共63条。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保障贵族和骑士的采邑继承权;承认教会自由不受侵犯;归还原侵占的领主土地、抵押物和契据;尊重领主法庭的管辖权,国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诉讼,对任何自由人非经合法判决,不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放逐出境;承认伦敦和其他自治城市的自由;统一度量衡,保护商业自由等。同时规定由领主推举25人员负责监督宪章的实施。宪章主要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改变广大农民的地位,而且不久即被即位的亨利三世撕毁,失去效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简单给【大宪章】定个位,不难看出,它无非就是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削弱国王,以及顺带着也削弱了部分教会的权力。用典型的中国式语言来解释,这就是明目张胆的犯上作乱。
毫无意外地,它地内容很快就被后来的国王和教会所废弃,不予承认。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效力,因为这个时代还不支持这样社会权力的运行方式。约翰一世先生只是由于自己运气实在是太差,才不得已签下了这样的文书,算是临时性地应付一下英国封建贵族们的不满。此时的英国贵族和民间的力量还远没有能力来支持他们在国家生活中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权力要求。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代的英国整体上还处于呼唤王权的时代,这是王权蒸蒸日上的时代,国家生活需要强大稳定的王权来提供稳定的秩序和统一的结构,包括经济和司法等诸多方面。这一点,看看欧洲大陆同期的国家形态就能理解。英国之所以能出现【大宪章】这样的要求,最为主要的还是英国国家内部权力分裂的传统,以及由此带来的王权的相对弱势的地位,这种文件不太可能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
最后,再来从总体上看看金雀花王朝开始的这三个国王,很有代表性。他们是父子两代人,尽管他们的命运迥异,但不难发现,他们似乎都具有非常一致的内在气质,没办法,毕竟是一家人啊。他们都是精力异常充沛,行事果决,甚至有些鲁莽的行动者,在他们或长或短的人生中,几乎很难发现什么犹豫,彷徨,矛盾的影子,最多只是在他们行将就木的时候多少才显现一些这样的东西出来。
总之,相比较于我们熟悉的政治家,甚至政客这样的形象,他们更像是统帅,将军,战士,甚至是勇士这样的存在。即便是被国内的贵族们和国外的敌人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签订相当于投降文件【大宪章】的约翰一世,那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可不,翻过年他就撕毁了条约。要是把他们和我们中国的古代君主们做一个对比,差别就更明显了,显然,他们跟高贵,文雅,神圣不可侵犯,甚至神秘这样的气质是没有一丁点关系的,他们都是粗鲁,直接,勇悍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背后的英国,或者更大一点的范围,他们生活的整个西欧社会的大背景就是这样的。他们所代表的王权,或者叫国家主权这样的东西,必须要在和神圣的罗马教廷的教权,以及强悍的,很难驯服的封建贵族的具体权力之间的争斗中,艰难地生存。这样一来,他们自己显然不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只能在残酷的人世间厮杀,拼搏。
观察他们的人生际遇,和个人性格方面的特征,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当时社会的气氛。因为他们和背后的那个社会紧密相连,他们没有东方君主那样因为传统赋予的超越权力,因而无法从当时的社会中获得适当游离出来的机会。他们的人生是激烈的,充实的,他们被身后的时代裹挟着一往无前,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