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
——不,没发生什么
——可还是与什么在来到——
在等在之中,等待放缓着并保存着每一个到达。
——莫里斯·布朗肖
诸多间歇或涨动从属于激情拓扑学[]。它们是遗忘、丧失、死亡、畏惧和忧虑的构造区,也是渴求、愿望、惊险、诺言和期待的创造区。在很多方面,间歇也是苦楚和悲痛的一个根源。当回忆与那将过去交给遗忘的时间相抗争时,它就变成激情。
时间上的间歇自两种状态或者两个事件之间伸展开来。中间时间是一种过渡的时间,在此中人们没有身处什么确定的状态。这一中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界定它。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也就是一种涨动感。
将出发点与目的地分离开的道路也是一种间歇。它就像地点自身一样,拥有丰富的语义。
朝圣者在时间上存在于通向未来的路上,在那未来中解救被期待着。就此而言他不是什么游人。游人不知道有什么过渡。随处都是此地与此时。
现如今,标识着经验的是过渡的极度匮乏。
纯粹的目标导向使中间区域丧失了每一个重要性。前者使后者空洞成一条走道——它缺乏任何内在价值。加速是这一尝试,要使那中间时间——它对于中间区域的克服是必要的——完全消失。
加速导致世界的一种语义贫乏化。空间与时间没什么意思了。
若是空间一时间上的间歇只是在丧失与延迟之消极性这一点上被注意到,那么人们就会开始尽力去完全消除它。
间歇被消除掉,从而得以制造出完全的近缘关系和同时性。每一个远方、每一段距离都要被灭除。要做到的是,使一切在此时此地即可得以被支配。即时性变成激情。
与现时相抗衡的中间区域和中间时间,则被废除掉。只存有两种状态:虚无与现时。不再有什么中间了。存在更多的是作为现在。在人那里,当每一个中间都被去掉之时,人类的生命就穷困起来。人类的文化也富含中间。庆典时常构成这一中间。基督降临节就是一个中间时间,一种等候的时间。
涨动的确引发痛苦和激情,但它也使得人类幸福喜悦。
间歇不仅有延缓的效应,还有规整和划分的作用。没有间歇,那么有的就只是诸事件的一种未经分节的、无方向性的并邻关系或者说浑然相杂。间歇不仅对感知进行划分,而且还对生命分而划之。过渡和剪辑片段使生命获有一种确定的方向,也就是一种意义。废除诸间歇造就的是一种未被定向的空间。由于这里不存在什么得到确定性界定的剪辑片段,那么也就不可能了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会富有意义地顺次排列进入下一阶段。
在存在着大量的连接可能性的情况下,了结很难有什么意义。谁要了结,谁就可能会错失链接。链接可能性构成的空间认识不到连续性。
没有什么决断是终极确定的。曾经作出的决断委从于一些新的决断。线性地流逝着的、不可逆转的时间,即命运时间,被废除了。
没有什么方向,没有什么选择相对于另外的一些选择具有一种绝对的优先性。在理想的情况下,任一时刻的方向变更都是可能的。不存在终极确定性。一切都保留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中。
所构成网络空间的,不是诸多连续的阶段和过渡,而是诸多不连续的事件或者给定的事实。
网络时间是一种不连续的、点状的此刻时间。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可能性和可选择项,就形成不了逗留于一地的迫力与必要性。长期的逗留只会造成一种无聊。
世界之线性建制的终结并不只是导致沦丧。它还使得新的存在形式和感知形式成为可能的和必要的。进展退让给游荡。感知为着非因果关系而被敏锐化了。
美学上的张力并非经由一种叙事性的发展产生出来,而是通过事件的一种叠合以及稠密化而产生出来。
如果间歇缩短,就会出现一种被加速的事件序列。事件、信息和画面的密集化使得不可能去逗留。飞快的序列切换不容许有什么凝思状逗留。那些转瞬即逝、目不暇接的画面,无法持久地约束注意力。
信息和体验没有什么持久的或者深刻的效应。真理与知识却是具有一种远古的声响。它们立足于持续性。真理必须延续起来,但面对着变得越来越短的现时,真理淡化了。知识归原于一种时间上的聚合——这种聚合将过去与未来统摄入现时之中。时间上的延展状态不仅标示出真理还标示着知识。
更替应该促使心绪兴奋起来,换句话说,有助于保住注意力。没有什么单一的感觉会赋予美丽外表以一种持续性。没有什么单一的感觉会放慢时间。
现时之萎缩并不使现实空洞或者淡化。它的悖谬之处正在于:一切都同时是现时;一切都具有并且必定具有这一可能性,即成为此时。现时自身缩短着,它丧失每一种持续。它的时间窗户变得越来越小。一切都同时挤入现时中去。这导致画面、事件和信息拥挤的后果,这使得不可能做出每一种凝思式的逗留。人们走马观花般地穿梭于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