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在一路风雨中画上了句号。槽点很多,但被女子全程冠军之争递国旗事件抢了注意力。作为一次大幅度PB的苏马亲历者,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小事儿。
1/寻寻觅觅,寻不到领物点的足迹
17号到苏州,安顿了酒店,抓紧按官方指引坐地铁领参赛包。出了地铁站,就失去了方向感,拿着导航对比方向,强迫自己相信前进的方向是西。
本以为领物点距地铁站不远,但左右看都没发现。有一家三口看似也是来参赛的,就跟着一起走。迎面时而走来背着参赛包的人,坚定了我领物点就在前方的信心。
终于看到了一个领物点的指示牌,地图上也显示到了地方,是个商业区、小吃街,又来来回回找了半天才找到领物点。进去后,问了桌子后面的志愿者,这是物环节的最后一步,起点在另一面的入口。于是走过去从头开始,为了简便,领物环节被分成了几个环节,虽然一条龙服务,设计本意也挺好,但感觉走来走去的还有点复杂。
现场除了领物没有其他活动,有点单调。上马的领物都办成了体育展,只看到苏马的志愿者们在吃康师傅方便面,金牌赛事场面有点寒酸,当然,康师傅是赞助商。
2/我确实是中年大叔
比赛当天,按计划地铁出行,酒店也选在地铁边上。6点多赶紧进地铁站, 看见售票机旁边一个打扮入时的小姑娘,正在焦急地翻口袋。
她看见我,对我喊,“小哥哥,小哥哥”。我下意识的停下来,这是个标准的抖音式招呼。
小姑娘又看了我一眼,犹豫了一下,“叔叔,你有零钱吗?”
瞬时崩塌。
岁月在脸上刻画了岁月印记,一眼就被看出来了。马上从“小哥哥”变成了“叔叔”。
我无奈耸了下肩,“抱歉,没有。”
我真没有,只准备了3个硬币。
3/地铁站为更衣室,露天卫生间
我原计划在存包处换完衣服就存包。但在地铁站闸机刷卡出来后,发现大家都在站内换衣服了,外面下雨了。
于是,地铁站的场景是这样的,所有的边角都是正在换衣服的人,男男女女。
我也靠个边,脱掉外套,整理参赛包,穿上一次性雨衣。
保安开始催促大家不要逗留,尽快离开地铁站。但没有强制。
雨下得不大,但走一段路感觉鞋湿了。而路边,看到的事一排灌溉小树和小草的男性参赛者。对面是一个小区。
这很具有感染性,看不见厕所,也没有指示牌,还没有人疏导。所以灌溉队伍的规模一直就没减少。
其实继续向前走几步,转个弯就看见移动厕所了。
4/励志的大爷儿,总是马拉松的一道风景
我被分在A区,最前面的一个区域。一番拉伸后,基本热身,我向前排进了待跑区。
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儿,正在和两个小伙子聊天。
大爷扎着霸气的马尾辫,无袖背心,短裤,赤脚。
我问大爷,“您一直赤脚跑?”
大爷儿自豪的说,一直赤脚跑马。
“那您脚底一定很多的茧子吧?”一个小伙问他。
“根本没茧子,”大爷一边说,一边扶着我的肩膀,亮出脚底板,“有茧子还得了。”
果然非常干净的脚底板。
大爷儿还跟我们说,今年去参加了威尼斯的马拉松,水没过小腿,大家手挽手趟过去。说着还挽起我的胳膊做了个样子。
小伙问大爷儿,“您今年多大年龄了?”
大爷微微一笑,笑而不答。
每次参加马拉松,都能看到一些大爷大妈们,身形矫健,在年轻人面前毫不示弱,值得尊敬的跑者。
5/洪亮的国歌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开跑前的仪式中,有一项是奏唱国歌。
音乐响起,3万人随之高唱国歌,这一刻,每个人脸上写着庄重严肃。
甚至,我觉得这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内心深处的一份感情被深深的触动,竟有一种要热泪盈眶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轻易表达这样的感情。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所做的都是情不自禁。
想到赛后何引丽国旗事件,微博上有人批评何引丽不尊重国旗、不爱国,真是刻板而刻薄。爱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不是做出来的样子。
6/保持微笑好拍照
比赛前几天,有朋友转了一个段子。
马拉松,就是一群运动严重过度的人,狗喘兔子喘地奔跑,再组织一群严重缺乏运动的群众沿途起哄。弄明白了这件事后,你就会发现根本没人在乎你最看重的成绩,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看到你上气不接下气的狼狈,再次提醒大家,要淡定,跑姿和仪态比成绩重要,成绩可以改写,照片一旦定个,便是永恒。
深以为然,前几次马拉松的照片,都是生无可恋的样子。所以这次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微笑,与可爱的、严重缺乏运动的、起哄的、热情的群众互动,大声加油,击掌。当然,要注意击掌的位置,还好这个季节,发生误会的可能性很小。
赛后看了照片,果然效果好了很多,除了有几张是呼气时拉长的脸意外,其他的都表现出良好的跑姿和仪态,重要的是有微笑。当然,我也打赏了在风雨中兢兢业业地拍照的志愿者们,仅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7/胡乱的结尾,就这样为比赛画上了句号
最后一公里,我还有体力加速冲刺。迈过终点线,心理特别激动,3小时59分钟,比去年的上马正正提高了1小时。
但马上感觉的是又冷又累,跟着人群,领赛后补给,领奖牌,旁边有志愿者给披上保温毯。
前面取参赛包,结果,参赛包都湿了。存包处的志愿者也一脸的无奈和歉意。
我也一脸的无奈。因为我的还能找到,还有少部分人找不到参赛包了。
领完参赛包,再往前走,就不知道该去哪了。雨下得还很大,人群也消失了,跟着两个人,穿过临时卫生间的缝隙,进入旁边的大厅里。一群人在换衣服,感觉很冷。我换了上衣,又不好换内裤,就开始做一套拉伸。之后,裹着衣服,提着包,再往里面走,才发现一个更大的厅,这里才是休息室。
在休息大厅里待了一个小时,雨很小了,找百度去做电车回城,电车站的小姐姐问,是跑马拉松的吗?跑马拉松的不用买票,免费。还获得了这样的待遇。
后面听说,半马后面奖牌没有了,完赛比较晚的居然没奖牌,差点闹起来。而接驳车也比较不专业,大家找来找去很不方便。反正槽点很多,但何引丽的国旗事件出来以后,就全都讨论这个事儿了。
后面那个模糊的身影就是何引丽,只差5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