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淞沪会战大溃败的前因后果

淞沪会战大溃败的前因后果

作者: 井冈山副刊 | 来源:发表于2023-07-20 21:07 被阅读0次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中旬开始,历时3个月,中日双方投入兵力达100万之众,中国军队投入70多个师共70多万人,三比一。中国军队伤亡25万,日军伤亡9万余,如此大的悬殊,外界一致认为中日双方武器装备相差悬殊。但究其主因,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过度依赖国际联盟调停,导致命令朝令夕改是关键。

       据参加会战的原37师师长宋希濂将军回忆:在淞沪战场上打了近3个月,伤亡过重,部队残缺,每个师所剩人数,多则不过三四千。当时军事委员会鉴于浏河、刘行、江湾、真如等地均被日军占领,后方已无可抽调的兵力增援,均建议将上海的主力部队后撤至常熟、苏州、嘉兴、江阴、无锡和嘉善一线进行整补。蒋介石当时批准了这一计划。到了10月底,这一计划已经铺开实施,蒋介石突然于11月1日晚10点到达南翔一个小学校里,随行的有白崇禧、顾祝同等人。蒋介石亲临一线要求部队再艰苦奋斗10天到两个星期,以便11月3日在比利时召开的“九国公会”予以调停支持。

      宋希濂回忆说: 撤退计划突然中断,才导致几十万部队大溃败。时任淞沪会战第8集团军总司令和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回忆:从整个战略上着眼,敌人强度苏州河后,退却是无可疑义河刻不容缓的事,可是最高统帅部却迟迟未决,等情况到了最危急之际,才于9日下达退却命令。

    张发奎将军回忆:当时撤退部队单位多,沿途堵塞、加以飞机轰炸扫射,死伤不少,秩序混乱,部队大多失去掌握。

    网络配图 群众慰问前线将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淞沪会战大溃败的前因后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vz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