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位高大威猛,长须飘飘的英雄,他就是太史慈。这位哥们儿不仅人高马大,而且臂长力大,尤其擅长弓箭,是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下面我们来看看太史慈的一流射术是如何发威的。
一、妙计突破黄巾军包围
说起来,孔融这位北海的牛人,对太史慈可是颇有恩情,不仅提拔他,还照顾他的老母亲。所以当孔融遇到黄巾军的包围时,太史慈决定孤身突围,去求刘备援手,这份报恩之情,真是感天动地。
他那天大清早,吃了个饱饭,背上箭袋,手持长弓,带着两个箭靶,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城门。黄巾军看到他这架势,都慌了神,连忙准备应敌。但太史慈只是在城门口设置箭靶,练习射箭,练习了一整天,然后安然返回城内。
第二天又是如此,太史慈带着两个箭靶,继续练习了一整天的射箭。黄巾军里有一些还在警惕,但有些已经不再管他,躺下呼呼睡觉了。
第三天,黄巾军看到太史慈又出来,已经懒得搭理他了。太史慈抓住了这个机会,一马当先,冲破重围,直奔刘备。敌军反应过来后,赶忙派出追兵追击。此时骑在马上的太史慈已经远远领先在前,但他突然转身拉弓上弦,追击在前的几名黄巾军一一被箭矢射中倒地,再也没人敢向前追击了。
二、将麻保贼钉在墙柱子上
后来,,太史慈跟随孙策南征北战,他们的队伍来到了麻保,那里的贼寇横行霸道,给百姓们带来了不小的苦难。
就在孙策军队围攻麻保的时候,贼寇竟敢公然站在城楼之上,对着孙策的军队大放厥词,辱骂声此起彼伏。骂的最凶的那名贼人,手握着城楼的柱子。
面对这种挑衅,孙策军中的将士们都气得不轻。只见太史慈拿起他的长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绝,好似现在的狙击手。他轻轻拉开弓弦,那一刻,周围仿佛都静止了。
随着一声弓弦震响,一支箭矢如同脱弦的箭,直直射向那贼寇的手腕。在所有人瞪大眼睛的注视下,箭矢竟然精准无比地穿透了那贼寇的手腕,不仅如此,箭矢的力道之大,竟然直接将他的手腕钉在了城楼的柱子上。这一幕,犹如雷霆一击,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
那些围观的贼寇和孙策的将士们,都不由得发出了震天的喝彩声。这一箭,不仅展现了太史慈惊人的箭术,更是让孙策的军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曹操听说了太史慈的勇名,还特意寄了一封书信给他,信中除了几句话,就放了点当归,意思是希望太史慈能归顺于他。但太史慈并没有接受曹操的邀请,而是继续跟随孙家征战。
关于太史慈的死,历史上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被张辽射杀。实际上,太史慈是因病早逝,享年只有四十一岁。临终前,太史慈感慨万分:“大丈夫生于世,本应长剑腰间,立功于天下。如今未能成就一番事业,却要这样离世,实在是遗憾啊!”
面对生死,太史慈的最后遗言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遗憾,让人不禁感叹。太史慈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何为“大丈夫”,让后人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