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当国师的梦。
思之,一感,念之,一叹。
就像《大学》里写的一样: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千年之前的古人,已经把人生追求的方向,详细的指出来了,这一条人生进修阶梯,实践色彩是多么浓厚啊,可以说,“修齐治平”的思想,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即使时至今日,依然潜移默化。
实际上,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闲云野鹤、隐逸高人呢?不管你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出世还是入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都是在这条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的展开罢了。
说到底,还是十人九儒。
千古文人国师梦,可是,又有几人能圆梦?
才华是成就国师的第一要素。
三朝帝师的王先生,才华横溢,无可置疑,他26岁副教授,31岁教授,是当时备受瞩目的学术界新星。
曾有一次,他和其他学者一起开会写文,其他学者是白天开会,晚上都忙着作文,王教授在晚上反而不急不忙,到各处坐坐聊天,其他人正忙着写东西呢,有的都挥手让他走人了,到了会议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王教授熬了一个通宵写完一篇文章交差,当事人曾回忆说:“那是那次大会上水平很高的文章之一,没想到是他只用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这篇文章刊登后,被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的吴稼祥看到,他如获珍宝,将那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概括为“新权威主义”,而后,他和萧功秦等人不遗余力地阐述宣传新权威主义。
是的,上世纪80年代,引发中国思想界大辩论的“新权威主义”思潮的源头,不过是王教授一个晚上的灯光。
除了王教授一晚上的灯光,还有文小芒一黑板的数字。
文小芒是海航的创始人,曾官至正厅级,体制内技术型官员的代表,有一次开会讨论某企业的估值,文小芒拿着粉笔在一块小黑板上就直接开搞,满满一黑板的数字,最后文小芒得出的结果,和后来花几百万请的投资公司的估值结果,一模一样。
文小芒后来触网,他的大名,“忙总”。
江山代有才人出,神州自然多国手。
才华是成就国师的第一要素,却不是全部要素。
因为才华,决定了你能否脱颖而出,而为人处世,则决定了你能否拾阶而上。
和王教授差不多同时代的何新,当时名声还远在王之上,在王先生还在复旦法学院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时候,何新已经作为中国官方的代表,在古巴和卡斯特罗共进晚餐了。
那个时代,何新是备受瞩目的政经学者,是国师的第一潜力股,除了那篇名动天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外,他的许多文章也曾直接送到最高领导层,在某些方面影响国家决策进程,他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首先是温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观点受到国家意志的背书,一度成为中国回击美国人权攻势的武器。
何新最令人称道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力未振,欧美如日中天,经过89后的中国思想界普遍崇洋媚外以西方为荣,很多跪舔西方的理论主张的情况下,何新是当时极少数力挺中国力挺民族主义的学者,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中华复兴”与“东方复兴”口号的学者,在当时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
30年后,某人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隐约可见何新当年的影子。
就是这样一位国士,在后面却被踢出了高层政治,不得不黯然离场。
信然,何新之才,惜乎,文人性情。如同李白一般,不狂对不起大才,不狂也出不了大才,然而文人相轻你懂的,在那位戴着眼镜具有知识分子情怀的长者上位后,何新黯然离场。
如今的何新,相比之前的意气风发,可以说有点江郎才尽,只能写共济会和神秘主义了,以至于时人把他和宋鸿兵之流相提并论,真是英雄迟暮。
而那位长者,在送走狂傲难驯喜欢指点江山的何新后,迎来了低调内敛从不多表态的复旦王教授。
也是,有吴稼祥何新等人的前车之鉴,王教授哪能不如履薄冰呢?
如同风水轮流转,当王教授坐在主席台上,静听长者三个代表讲话的时候,从高峰跌落的何新身处草野,只能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
如今的何新,仿佛带点唏嘘。
“才华,决定了你能否脱颖而出,为人处世,决定了你能否拾阶而上。”
忙总对这句话,估计也有点感同身受吧。
如果不是和朱相拍桌子,以忙总的才能和老同志的高位,现在的经济内阁里,未免不会没有忙总的一席之地的。
这样看来,低调做事,决不贪功,是成为国师的先决条件啊。
就像张木生一样,即使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刘源的智囊,他也要严正发文声明,“刘源的智慧和知识结构都强于我”,而要不是张木生力劝刘源舍弃重庆转投明主,都不知道刘现在在哪里举手高呼“支持二哥”了。
再想想如今的何新与忙总,没了指点江山的雄心,没了挥斥方遒的潇洒,没了谁主沉浮的狂傲,只有一份因妻子跟老外跑了而余生都致力于打倒西方文明的孽障执念,只有一份膝下无儿无女却在网上大谈特谈如何教育孩子的心理缺憾。
不能治国平天下,只想修身和齐家,只能说,“仿佛带点唏嘘”
长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既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更需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如80年代兴起的新权威主义,因为主张中央集权、核心领导和渐进式政治改革,在当时其实很受上层的青睐,然而,当时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需要向西方表达中国与世界主流靠拢的政治态度,所以,与民主政治理念有所抵触的新权威主义,虽然得到了政界的青睐,但因顾忌西方而得不到政界的肯定。
一如当年太宗对下面汇报新权威主义时的所言:“我就是这个主张,但是不必用这个提法。”
是,“不必用这个提法。”,在该理论在得不到政界的背书后,主要提倡者萧功秦吴稼祥等人又学术界被各路人士围剿,那时人人喊打,他等皆成过街老鼠。
三十年过去了,其实国家若明若暗的走新权威主义路线,特别是中国进入核心领导的新时代后,新权威主义再度吸引眼球,萧功秦宣称新时代是对新权威主义最好的实践注脚,然而,新权威主义是以亨廷顿权威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亚洲四小龙为模板进行阐述的理论,这又注定了,即使过了三十年,新权威主义依然不可能得到官方的背书。
因为它是以亨廷顿权威主义理论为基础,而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是以亚洲四小龙为模板,而不是以中国发展情况为模板,在强调大国自信的今天,在强调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新时代,官方是注定不会认可和提倡新权威主义的。
被历史进程碾压的,不仅有新权威主义,还有原教旨的马克思主义。
经过改开三十年后,中国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日益严重,当富人发牢骚说一个月赚几十亿很难受的同时,中国有一群人被生活压的几乎窒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前后三十年的对比让原教旨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持续发酵,与此同时,雷霆手段的反腐行动也让公众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幻觉。
然而,古人云,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马克思理论和毛泽东理论都是关于革命的理论,而自从三个代表出炉后,我党已经正式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者,或者说极左派,已无法得到国家上层的背书。
两相比较下,我们就懂了。
面对社会的不公和阶层的差距,毛主席的号召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某人的号召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面对西方思想的渗透和指手画脚,毛主席的主张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和起来!”某人的主张是:“我们不向世界输出革命,而是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面对官僚集团的腐败与自身权力的被架空,毛主席的解决办法是发动群众,支持造反派夺权,以乱天下达到乱朝廷,而某人面对相似困境的解决方案,是一边官员抄家一边民间禁言,是只乱朝廷不乱天下。
他们两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无可置疑的是,后者在支持民族主义抬头的同时,试图平息民粹主义的涌动。
还是让刘鹤说吧,他的话已经够直白了: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能采用杀富济贫再分配的方式。”
“这是个充满调整、动荡和局部震荡的阶段,稳定会压倒一切。”
在这样既定的历史进程中,像玄处那些依然怀有理想情怀的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能软化立场顺应发展,就注定要玄不救非、氪不改命了。
井底望天就是玄不救非的典型例子。
井底望天原名周沙,和忙总是贵州老乡,也是才华横溢之辈,可惜当年走错路子,做了民运的头头,那次事件后远走海外,在90年代中国崩溃论尘嚣甚上的时候,海外那些民运分子是各个身价不菲啊,仿佛中国崩溃后他们回中国随随便便就能捞个部长总理当。
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主义在全球大范围溃败,又遇到89年的大坎,中国焉能不心有畏戚?当时高层里都有人对中国命运持悲观看法,比如有位治国八老的儿子去海外,还专门与民运分子接触,收买人心地说道:“如果想回国,可以来找我。”
然而,那些人丝毫不为所动,因为在一致认为中国行将就木的判断下,井底望天等民运头头,岂甘心给王子公孙做幕僚智囊,他们至少要部长起步啊。
而更有趣的是,中国有人越拉拢示好,他们就越坚定对中国即将崩溃的判断。
然并卵,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没有崩溃,他们更不可能回来,海外的井底望天们的身价也一路跌跌不休,在西方觉得没利用价值后,更是跌破了发行价。
井底望天的才华固然是横溢,他关于国际关系的分析推演,很有功底,国际格局既宏观又清晰,更是为数不多的能说明白各国地缘利益具体表现和产业政策博弈推演的人。
他08年后组了个团队写文章,然而因为跟错了历史进程,导致他的书在国内都差点卖不出去,十多家出版商在了解井底望天的情况后都相继摇头走人,最后还是井底望天托关系找了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的沈国放,通过他的背书才得以出版。
当年是公子王孙亲自登门示好,现在只能和司局级干部扯关系了,当年想捞个部长当当,现在科长都没戏。
只能说,万里神州飘红旗,三千伏兵哭啼啼。
现在井底望天是死了当国师的心了,一心想名声变现来赚钱养老,韭菜们喜欢他文章的,可以用投资资助他养老。
“人的一生既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一身才气却天怒人怨的井底望天,对长者这句话的感触,估计是最深的。
历史的进程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历史的进程在哪里?
顺势而为者易成,逆势而行者必败,在当下的中国,能成就下一个国师的,就在这两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就是新时代《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问:为什么有人说历史是帝王之术?
答:因为谁能解释过去,谁就能定义未来。
问:太祖真正走上头把交椅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延安整风。
问:延安整风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并且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若于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批判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贡献;系统地总结出合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出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延安整风的重要结果,这个决议使党内的思想取得了一致,使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全党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空前团结起来。
史料记载: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历时一年,数易其稿,起初以任弼时为召集人,有刘少奇、周恩来、博古、洛甫等7人参加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改。
后来由毛泽东直接主持并多次修改,字斟句酌,呕心沥血,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参与了决议的起草、修改和定稿工作。
问:太宗重新上台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答:是终结文革。
问:太宗终结文革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
《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史料记载:
《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等主持进行的,起草小组由胡乔木负责。
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到1981年6月被通过。
《决议》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多次谈过对决议稿的起草和修改的意见,这些意见成为起草决议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
问:当下最撕裂中国的是什么?
答:是文革和改革的前后三十年之争论。
问:前后三十年之争能否在新时代得到解决?
答:党国思想的统一与祖国领土的统一一样重要,更一样棘手,这两个问题都不能再拖,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和威望能弥缝统一前后三十年的共识,他也不会把难事留给后人。
问:他会如何弥缝统一前后三十年?
答:出台新时代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在其中加入对执政时期反腐的历史定义。
问:什么是对反腐的历史定义?
答:将敌人彻底打死,使其永不翻身,保障反腐的历史合法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新时代《决议》的脑补:
《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前后三十年做出了科学客观的总结和评价,进一步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加强了团结凝聚了人心,并系统回顾和历史定义了“周、薄、郭、徐、令、孙、XX、XX”等反动集团,使全党全国更加紧密团结在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彻底胜利而奋斗。
答:第一个《决议》,任弼时。
第二个《决议》,胡乔木。
谁是新时代《决议》的主要起草人,谁就是下一个国师!
问:我这就去研究党史!把决议看十遍!谁都别拦我!国师哇咔咔!!
答:同志莫鸡冻,淡定,除了党史出国师,你还可以看大数据等技术方面的书。
问:大数据?技术?
答: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要求,中国转型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由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的数字中国战略,因能为服务型政府提供必不可少的助力也势在必行,因此,除了传统的党建理论出国师外,技术行政领域,也将出现一批重量级国师。
问:技术型官员吃香了?
答:改开初期,为打破保守顽固,国家系统性培养提拔了有学历的年轻一代。
本轮机构改革后,为适应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提高和减少改革阻力,一批技术型官员将得到对应照顾。
特别是相对于传统型官员和魅力型官员,某人对技术型官员显得格外的“信任”和“重用”。
前五年的航天少帅们,已然预兆了新时代的趋势。
问:技术型官员将集中在哪些领域?
答: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国普惠金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数字中国,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立与推行,全球信息行业标准的制定,等等,这些国家意志所向之地,都将是技术型官员的春天花园。
在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将涌现出一批重量级国师。
问:我这就去研究大数据!把云技术看十遍!谁都别拦我!国师哇咔咔!!
答:同志你好,向你致敬!哇咔咔!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怨去吹箫,狂来说剑”
寥寥十六字,道尽此时心境。
两会毕,文章启,岱岱谨以此文奉各位见教,痴人狂语,博君一笑。
至于下一位国师在何处,会是谁,岱岱与诸位拭目以待,或者,与诸位相视一笑。
最后,让我们用文字开头的那句话,做结尾。
因为那句话,是所有读书人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话,凝聚着所有读书人对祖国的理想情怀,诉说着所有读书人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真诚告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