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之前买的一些课程,说起来这个课的历史挺遥远的,可以追溯到大二的时候,当时知识付费盛行,每次看完推广的文案之后,内心就有一种“买它”的冲动,仿佛买了课自己就能走向人生巅峰了。
于是有一段时间陷入了购买各种课程的冲动里,虽然大多都没用,但是我依旧觉得“知识付费”很好。
前段时间我读了教育学的一本书《剑桥科学学习手册》,其中有一节就讲述了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才明白“知识付费”是个坑。
知识付费混淆了两个概念——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获取各种知识和将知识发挥作用是不一样的,看过和会用也是两件事,现在很多知识付费课程仅仅是将幻灯片、文本或视频等教学内容发布出去,并不关心学员的学习情况,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听了很多课,好像什么都懂点,在实际情境中又应用不起来,即大脑中有很多“惰性知识”。
也是由此,我希望自己不要总是沉浸在看过大量知识的虚假幻想中,而是真真实实的将知识用起来,减少大脑中的惰性知识。
这样一想,学完之后是否能应用也是检测“知识付费”是否有价值的有效手段啊。
说到这,我想到前几天朋友发给我某个行业大佬卖的课,看了一下目录,怎么这么眼熟,仔细一看,这不就是《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讲的内容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