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起,最怕思想政治课,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为了应付考试,就死记硬背一些名词概念。现在从小学到研究生都在学习政治,但真正理解确实不多,大多留着脑海中的只是一些干巴巴的词汇。那些所谓的哲学题就是在那儿玩字眼,颠过来倒过去,搞得人头昏脑涨、精神错乱。都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应该是能够入心入脑的,但远远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习近平同志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就是说“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这句话中的“复兴”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也曾经辉煌过,也曾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如高耸的珠穆朗玛峰,令其他民族仰望。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汉人街也说明了曾经的中国具有远播海外的强大影响力,其中最让国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汉唐盛世。
汉武帝毕其一生,与匈奴作战,彻底消灭了北面游牧民族的威胁,打通了通往西域之路,奠定了繁华丝路的基础,使中西文明交流成为可能。当万里长城这面防御之墙可以弃置不用时,一个开放自信繁荣的民族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世界上就出现了“汉族”这个以朝代作为国民血统的辉煌印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一个民族用血汗铸就的精神丰碑,是一个民族在浴火中塑造的强悍性格。民族复兴就是要一扫近代屈辱岁月带给国民的软弱奴化阴影,让“大汉民族”的血性重新挺直国民脊梁,使豪迈自信强悍重新扎根于民族精神中,从此可以傲视群雄。
如果说汉武帝是以武立威,重塑了大汉民族强悍威武之魂,那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则是在短短几年时间,把隋末那个分崩离析、民不聊生的中国推向了传统农业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内政、外交、军事、文化、制度,更为大气磅礴,堪称典范,其盛唐气象堪称封建社会的典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唐太宗的个人能力,其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宽容爱民、权利节制等智慧和胸襟,给历代帝王树立了一个良好典范。
需要深思的是,汉武帝和唐太宗取得的功绩,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取得的。我们现在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至少在1400年前的大唐就已经实现了,而且当时的民族精神、民族风貌、文化成就、行政制度、边疆政策、领导魅力,至今令其子孙宗仰和自豪。这难道说封建专制政治一定是民族羸弱的原因吗?
但封建制度确实是有问题的,高度依赖最高统治者的智慧,从正面来讲,绝对的权利确实带来的是绝对的效率,但这种制度设计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家天下不能保证历任帝王都是最优秀的,而且基于自觉的、缺乏制约的绝对权利往往是不稳定的,缺乏有效的纠偏机制。正因为有如此弊端,才造成历史上频繁的王朝更迭,即使英明如唐太宗和唐玄宗,也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后期,变得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听不进直言进谏,因而犯了很多错误,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因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唐朝中衰。
由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按照木桶理论,不应该是看其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而是应避免最短板,那种把国运和亿万人民的幸福完全基于一个人身上,一人兴而国兴、一人亡而国亡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危险的,非要通过朝代更迭才能纠偏的社会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因此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从最高领导人层面来讲,应该能够保证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放在最高统治位置上,既能够保证其有效行使职权,又能够对其实施有效监督,避免无节制权力带来的决策失误。
有些人极力反对人治,其实所谓社会就是人的社会,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去执行的,并且深深打上决策者、执行者的印记。即便是在有些人眼中作为民主制度典范的美国,前任奥巴马制定的政策,后任特朗普说推翻就推翻了。
现代社会制度,不是他一定就能创造出比封建社会更高社会效率,其实更多考虑的是避免犯更大的错误,办法是用集体决策代替个人专制,因为集体决策相比个人来讲还是稳妥得多,因此无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取消了个人专制制度;第二个办法是用任期制代替终身制,避免一个人在最高权利位置上待的时间久了,出现好大喜功、贪图享乐的情况。
但一个社会制度究竟如何运行才是最优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答案,改革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