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银行那些事儿——北大金融学课笔记(五)

银行那些事儿——北大金融学课笔记(五)

作者: 小小逗号在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23:36 被阅读47次

    这一周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各种银行的特点、优势,讲了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把钱存在银行里,介绍了央行充当银行最后贷人的重要性,还和我们分享了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有趣的银行。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血统和阶级

    我国现有银行4000多家,有国有大银行、股价制银行,还有城市商业银行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

    1、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五大行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从1949年到1984年,中国就只有这一家银行,每家银行在各地都有分行,还有大量的支行和营业厅。它们的特点是历史悠久,分支机构宠大,国家信用保底,客户具有很强的粘度。吸储能力好,信用好,处于银行业的上流阶级。

    2、大都市精英白领:股份制银行

    这些股价制银行,我们也比较熟悉,招商、浦发、中信、民生、兴业等就属于这一类,也是全国性的银行,股权结构比较灵活。它们有各自的特色业务,搞差异化竞争。比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量大,申请方便,线下业务开展得很好。民生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很有特色,它的小微客户量达60多万,是各家商业银行之首。整体上来说,这些股价制银行善于搞业务创新,员工素质高,服务态度好,手续费也低,所以办理个人业务,我们应该更倾向于股份制银行。

    3、地方城市电视台女主播:城商行

    城商行是双线管理方式,一方面,它们属于地方政府控股,行政上属于地政府,但是它们的业务是金融业务,又归银监会管。

    城商行是一个地域性特别强的银行,现在我们国家有100多家城商行,它们之间差异很大,经济发达的地方,实力就很强,比如说上海银行,是500强企业。北京银行,甚至比有些股份制银行的实力还强。最近十年来,已经有十多家城商行上市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商行来说,还是地方性的,资金实力、规模和信誉度都还没有冲出省城。它们吸收储蓄的能力弱,就会发行很好的理财产品,很多产品的利率是很高的。

    另外,从留言中发现的有用信息:国有三大政策性银行,他们是为国家战略政策服务的,它们发行的金融债,信用几乎等于国债。

    长期不用的银行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对于普通的借记卡,用户余额不足300元时,银行会收取管理费、年费。长期不用会转为睡眠账户。如果用户余额为零的,两三年(具体每个银行规定不同)不用的话,银行卡会自动销户。但是信用卡,长期不用的话,银行不会自动销户,必须要亲自去银行销户,否则影响个人信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也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二、存款保险制度

    从2015年开始,即使银行破产,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也能够得到全额的赔付,这就是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市场是善于信心和未来预期的。恐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在金融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这种自这实现就像瘟疫,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很好的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手段。它就像金融业的一针疫苗,把银行挤兑传染的风险给隔离开来,避免市场大面积的恐慌和信心崩塌。

    从2013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成本上升、存款客户流失会成为地方性中小银行的诟病,如果它们经营不善,坏账率太高的话就会引起储户的信心丧失,可能导致挤兑风险。所以在这些压力之下,2015年5月1日开始,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落定。我国99.7%的存款账户是在50万以下的,所以,绝大多数人的钱都是安全的。

    理财产品,不管保本还非保本都不会被存款保险承保。

    这个保险金由银行缴纳的,由央行代管在存款保险基金里,每年上千亿,这个基金会做些高流动性的保值增值投资。

    三、金融市场上的“最后贷款人”

    央行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在发生问题以后,央行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的信贷,往市场注入流动性,卡断危机传染的路径,终结惶恐,给金融体系设置一个最后的安全屏障。

    金融市场发生问题,一般都是从流动性开始的。老师通过分析比较1929年经济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的区别。1929经济危机,美联储就是美国的央行没有能够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对银行挤兑的反应麻木迟钝,然后导致银行连环倒闭,企业陷入绝境。然而,在2008年,美联储采取措施,加大对各个金融机构的贴现,为了防止货币基金的挤兑,开启了新的流动性支持计划,向银行提供贷款,银行去购买货币基金,平息投资者的恐慌和出逃。

    四、历史上的银行

    历史上,银行有很多很多种模式,寺庙是银行,旅管是银行,布庄是银行,甚至药铺都是银行。

    有些实力雄厚的大药铺,会帮人保额财务,不仅可以接受存款,还发放货款,几乎和现在的银行模式是一样的。

    寺庙是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特别容易形成资金的流通、集聚和交易。而且因为是寺庙,大家都相信在这个有神在的地方,不会出现贷款不还的情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神和宗教都有一定的威慑,起到支持和背书的作用。

    商业流通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银行业务。路上运钱不方便,出不安全,就出现了“飞钱”,制作凭证,然后带着这个凭证就可以异地取钱了。

    所以,一些书上写银行起源于当铺的说法是错的。“我们被灌输的历史知识,其实充满了谬误。”更应证了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善于思考总结,不能照搬教科书!当人类出现私有财产,借贷业务就产生了,而银行作为这种活动的中介,也在慢慢地以各种形式演化的存在于历史上。

    五、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不可更改的加密数据库技术。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上多方同时完成计息、认证、存储的任务,然后通过一个共识的算法达成一致,它不依赖于任何一方。这样一来,篡改数据变得不可能了,数据的安全度、可靠度就大大地增强了。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数据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它是这样的一个数据库,任何语言、表述都会被永远地记录下来,而且不能修改和否认,就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撒谎的成本变得很大。所以区块链的前景应该会对整个商业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

    金融的本质就是善于信任和信心的交易,通过金融工具,信任就可以直接转化为财富。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根本特征,所以区块链和金融商业一拍即合。区块链使得我们人类社会能够更快地建立信任,它是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潜力的。但是,从技术到整个社会还有商业革命的改造,需要发现成熟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到构想到落地,甚至到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面是课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银行那些事儿——北大金融学课笔记(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a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