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作者: 了梦一川 | 来源:发表于2017-01-01 13:02 被阅读0次
    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作为一个曾经的鼓手,朋友推荐要我看电影《爆裂鼓手》,这两天比较空闲,也就看看,至少下次哥们见面多一个话题吧。

    第一遍看完,心里颇不宁静,进而烦躁不安,于是看第二遍,从激情澎湃到如坠冰窟,真是不一样的。

    还是谈谈看话题好了,关于天才与地才,很是赞同某某编剧的评价:

    天才是什么,是举重若轻,是灵光乍现,是下笔如有神,如果人生下来脚边就画了一条起跑线,天才是爹妈直接把他生在了终点。但是这样的天才究竟是什么样,我没见过,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没见过。我们只见过在各个领域各自成功的人,而天才未必成功,成功的人也未必是天才。成功者中的大多数是地才。地才是什么,是蚍蜉撼树的微小妄想,是大众笑料的预备军团,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孤单行军。就像它的创造者蔡依林一样,资质一般,样貌平平,从歌坛里万千甜美少女里杀出一条血路,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歌喉,那就苦练杂技掰大腿,哪怕下场是被暂停截图党截出无数黑历史,被广大歌迷模仿嘲笑。

    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为了这次2015届的百日誓师大会,为了励志,我就想重拾20年前的爱好,给孩子们演奏一段爵士鼓吧,哪知道练了几天,手臂手腕酸痛不说,虎口皲裂,忍不住想一脚踢翻面前的一个个鼓,一想到这是钱换来的东东,还是算了,自我平静自我修复心态吧。26年前开始学习爵士鼓,魔鬼式训练为啥能够忍下来,是因为内心强烈的欲望;为啥现在不能忍受?因为生活稳定太久,再也没有了背水一战的勇气和气魄……

    很多人讨厌电影里这种教育方法,觉得偏激,残忍,神经病。作为过来人,我有同感,但是有时候回过头想想,我们许多人撑死是个地才,懒惰、拖延、犹豫、举棋不定、自命不凡的毛病一个都不少,若不是交给了这种人地狱模式整治一番,也许今天只会顺流而下,平庸得更加彻底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现在的许多中年人就不平庸,就像这部电影里最后的结尾一样,哪怕你已经超越了对手,又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更高的自己,甚至超越了心中的神,高潮也不过最后一秒嘴角上扬的一瞬。今后的路,仍旧像黑屏之后的银幕一样黑。

    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里活下去的动力。

    然后想谈谈师徒关系问题了,看完第二遍电影,心里还是忍不住心中发冷,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一直认为学习数学并不一定是快乐的,快乐是成功时的一种情绪体验,学习过程常常是枯燥的,痛苦的,甚至是让人发狂的;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一直支持挫折教育,要迫使学生发挥出潜能,老师有时候发火,骂人,盛气凌人,咬牙切齿等等,都是一种手段而已,师生还是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才是正道。看到剧中师徒酒吧相遇的谈话,直到屏幕黑屏的字幕才知道人性的扭曲从那时开始了,到时竟然想把学生扼杀在卡内基音乐舞台上,让他永远不能再走上舞台(唉……实在是不好说下去,此处省略300字),人性的扭曲,不择手段的撕咬,建立在别人失误上的微笑,唉,难堪……我不要这样的师徒关系!

    这样的成功和伟大怎么来的?这个话题有点黑色的倾向……

    我的感想:中国人习惯苦难,苦难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而安逸也会。这个数学老师,个性十足,不管是教数学还是做事的风格都体现着一种反传统,努力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他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相长,最推崇的教育模式是他所描述的“挫折教育”,他认为教师这一职业一定程度上是“低贱”的一种职业,而不是都是神圣和伟大的。

    而作为每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讲,贯彻每一个人一生的终究只有一种角色或者说一种职业,那就是“学生”,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这是一直需要我们去实践的。

    不久要高考了,这篇文章献给正在备考的你们,和曾经的我们。

    2019.5.28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载自启蒙恩师:事关天才与地才(写给正在拼搏的徒弟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ci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