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小朋友们参加夏令营很集中的一个时间段。各种夏令营都有,目的也不一样。
有学习知识为主的,有锻炼身体为主的,有增长见识为主的,有历练意志和品格为主的。
这个暑期我也给家里的小朋友报了一个沙漠夏令营,主要学习星空,野生动物知识以及在沙漠的求生技能,
同时8天远离父母独立在外,也是很好的锻炼自立,自理能力的机会
因为有十多个小朋友参加,需要协调和沟通的事情很多,所以主办方就建立了一个家长群,很自然的我也在这个群里。
我在群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群里的家长分成几种类型
有默默关注不太发言的
有偶尔对消息作出回应的
还有就是整天发消息提醒老师关注自家小朋友各种问题的
你会发现那些整天不放心自己小朋友,一直提醒老师关注小朋友的,确实小朋友的问题就更多
有不好好吃饭的,有容易掉东西的,有不听老师指挥的
还有更夸张吃不了旅途和沙漠的苦,第一天就要求回去的
可以想象这些家长之所以这么不放心自家小孩的,估计这些小孩平时就不太省心
可以想象那个吵着太辛苦要回去的,估计平时就是被家长各种宠爱着,溺爱着的
都是差不多的同龄孩子,在面对相同的陌生环境,为何表现出如此的不同呢?
是什么让这些同龄的孩子有如此大的分化呢?
我想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亲爱的读者们,对于小孩的成长,你是采取陪伴式还是过度参与型
你是属于小孩做作业,要守在旁边监督着做,还是让她自己做,不懂的再来问你
你是属于让小孩多去经历,多去感受,还是捧在手心,事事关心
你是属于让小孩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还是你替她做出所有你认为更好的选择
当然小孩是父母自己的,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人生哲学
不过我越来越发现,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
多给一些空间给到小孩自己去成长和探索
多给一些耐心去容忍她们犯错
多给一些鼓励去让她们成为自己,认知自己
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会更独立,更勇敢,更自信,更敢于表达自己
可能很多家长会很焦虑,不守着,不看着,学习和生活都掉队怎么办?
我想说,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要靠家长花大把时间通过守着,骂着,那这样考出来的高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一旦离开你,她又什么都不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焦虑,你的情绪失控让自己痛苦,也会让小孩痛苦
你的处处不放心会让小孩没有勇气,没有自信,没有热情去探索和成长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是多么难能可贵
难怪德国教育学家说“ 教育之道,爱与榜样,除此无他”
我非常认同,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不知道我的小孩未来能否考上好的大学,能否出类拔萃,但是有一点我是很肯定的:
那就是她一定是自信的,勇敢的,对这个世界是包容和开放的
能够开心的活出自我,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也就足够了。
至于能飞多高,除了自身努力,运气和时代的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除了子女教育,我们在很多事情上也是需要做到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作为老板,你是事事亲力亲为,还是抓大放小,把握关键节点和客户
运营企业,你是靠你来运作,还是靠搭建好系统,流程以及人才队伍来进行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企业一步都离不开老板,那么这个企业也很难做大做强
因为所有的发展都需要依靠一个人的话,这个风险太高了。
而且即使老板再优秀,他一天也只有24小时,一个人能做的事毕竟是有限的。
同样的同事间相处也是这样,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从工作中交到朋友,你也没有必要强迫同事要把你当好朋友一样去对待
有了这样的预期,会减少很多的工作中的摩擦和情绪,因为大家都是专业的处理事情,做好工作,其他的不必强求。
少即是多
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时尚每年都在变化,但是你会发现那些经典的款式很多都是大道至简的,比如香奈儿经典的小黑裙
家装里面的冷色系的黑白灰,更显高级感,简约而不简单,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修饰和颜色
所以当我们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去重度参与一个事情,又让自己不开心,疲惫不堪时
停下来好好想一想,
为什么自己花了这么多心思做这个事情,但又不开心,是否值得,是否是有价值的 ?
这个事情是否需要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去参与和解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所以我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下次你再被什么事情弄的不开心,弄的疲惫不堪,是时候学会放手了
比起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不做什么事情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愿大家都活得开心,轻松和高效
喜欢我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我并点赞和转发吧。每周我都会分享一篇我对人生思考和感悟cheer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