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草房子》读书笔记

《草房子》读书笔记

作者: 牛宇 | 来源:发表于2018-02-15 18:11 被阅读0次
    “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

    读《草房子》之前先读的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只知道曹文轩是著名作家,但完全不了解这位作家的风格,《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完心里那种青春成长中的忧伤久久不肯散去,浓浓的写实笔触,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浓墨重彩的把每个小人物都写的栩栩如生,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时让我想起多年前读刘震云的作品那种感觉,曹不似刘那般沉重或者说厚重,但《山羊不吃天堂草》和前天读完的《草房子》同样让我有惊艳的感觉,不愧是中国第一个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作家。

    《草房子》的文字如同封面那副画,远山的苍翠映衬着明黄的屋顶,和煦的暖风吹拂过来,心事都藏在那个小小少年的心里。桑桑是贯穿全文的主要人物,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其他7个人物单独成文,全文读完,仿佛一副画卷徐徐展开,油麻地的生活展现在眼前,是中国很多乡村中的一个,像一首恬静、悠扬的曲子,有美妙,也有倾诉,有高潮,也有低谷。

    秃鹤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一个光头少年的烦恼,随着秃鹤的长大而日渐突出,当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注重自己外表时,那正是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同学们对秃鹤光头的戏谑让秃鹤莫名的恼火,父亲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在秃鹤头上涂抹生姜,奇迹还是没出现。后来秃鹤打算用帽子解救自己的自尊心,结果越掩饰越闹了大笑话,索性秃鹤破罐子破摔了,因为记恨桑桑,在会操比赛中故意亮出大光头让学校“蒙羞”,他让大家失去荣誉,这让秃鹤彻底失去了同学和老师们的喜欢和注意,直到春节期间的一次文艺汇演中,秃鹤主动请缨成功出演剧中的光头连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和尊重。成长的烦恼就这样飘散了。

    不太喜欢纸月,虽然作者花费颇多笔墨和心思描写了这个寡言但完美的女孩子,但这女孩的故事太奇特,而且和寺庙的出家人有渊源。原本这位浸月寺的慧思和尚让我肃然起敬的,文中讲到桑桑误入寺院,偶遇慧思和尚,“桑桑看到一双深邃的眼睛。尽管拿眼睛里含着一种慈祥,但桑桑却像被一股凉风吹着了似的,微微震颤了一下”,一种修行人的庄严跃然纸上。但故事后来,慧思和尚因纸月还俗,让我难生起欢喜心。

    故事中白雀和蒋一轮纠葛不清的爱情,一波三折吊足读者胃口。全书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姑娘可能就数油麻地美人白雀了,“白雀在田野上走,总会把很多目光吸引过去。她就那么不显山不露水地走,在人们的眼里,却又说不明白的耐看。她往那儿一站,像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亭亭玉立,依然很耐看。”多美的一段文字,读完后仿佛抬眼望去,就能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在田野上正走过来似的,

    美人白雀照着桑乔的指导演戏,旁边吹笛子的是“长得好,笛子吹得好,篮球打得好,语文课讲得好......”,“是由无数个好加起来的一个完美无缺的”蒋一轮,美人白雀迷倒一片人,蒋一轮的笛子亦是如此。两人产生爱情的火花是再正常不过了。桑桑无意间充当了是两人爱情的见证人,从第一封信的鸿雁传情开始,到两人无疾而终让人一声叹息的结局,桑桑见了他们的美好和烦恼,爱情中的你侬我侬、一颦一笑,桑桑不懂,却有一颗善良的少年心,希望蒋老师不要那么痛苦,希望白雀姐姐总是能那么好看的笑着。每段爱情都有自己的命运,不是情投意合的好男女都能天随人愿。

    然而,命运这种东西是不可思议,不可捉摸,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红门里的那段浮沉故事,那个早早长大的杜小康,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呢?

    这本书中最骄傲的人物大概就是杜小康了,杜小康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院门红色。那两扇代表着富贵和权威的红门,从兴盛到衰败,少年杜小康感受过家族的荣誉,也经历过衰败后的凄凉。

    出生富贵家庭的孩子骨子里有种高人一等的劲儿,家族兴盛时期,杜小康是人人仰望和羡慕的对象,连桑桑都在暗自和杜小康较量,杜小康家的红门后面什么都有。别人家孩子一年只有两套衣服,而且身上常年有酸溜溜的臭汗味,杜小康一年四季都有好衣服穿。身上总有一股好闻的清洁气味;杜小康冬季有口罩戴,上学骑着人人羡慕不已的自行车;杜小康能做很多同学做不了事,比如学校通知大家带镰刀割柳枝,他一下子为十几个同学解决了燃眉之急,全班受困河边,他一嗓子就把毛鸭的船喊回来,载着大家安全渡河......

    桑桑和杜小康暗自观察对方,而很容易“丢掉骨气”的桑桑在杜小康面前常常“英雄气短”,比如麦场失火事件,本来是因他们两个人玩耍引起的火灾,但是事后杜小康一人担当责任,只字不提桑桑也参与其中的事,这让杜小康成了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正面人物,桑桑反而成了缩头乌龟。

    桑桑使坏,选班长时让大家不要选杜小康,杜小康记在心里不动声色,待到蒋一轮排练的节目急缺红头绳、白绒花和油亮亮的筷子和碟子时,杜小康出面做起了“交易”:

    “帮个忙,就算是你给班上做了一件大好事”

    杜小康说:“我凭什么给班上做好事?”

    “杜小康,你什么意思?”

    “我没有意思。”

    读到这里,心里微微一颤,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和老师这样谈话的,还真不多。这次“交易”大获成功,蒋一轮“拿人手短”,自然要为杜小康拉票,班上同学也看到了杜小康的贡献,再一次选杜小康为班长。好有心机的孩子啊!

    红门红了几年,还想永远的红下去的时候,贪心作祟,出事了!

    杜小康的父亲一心想发大财,用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装了满满一船货打算慢慢卖出,赚更多的钱,没想到船撞翻了,所有东西沉入水中,梦想破灭,红门的运势也急转而下,再也没能翻盘。杜小康跟着家族的衰败,个人命运骤变,从前高高在上的杜小康沦落到上不起学、跟着父亲远走他乡养鸭子,最后养鸭子血本无归,索性就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小摊,和昔日的同窗迎面相望,和同学们做起小生意来。

    生活教会杜小康的,是桑桑这些贪玩儿的男孩们永远不懂的,“桑桑现在见到的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到底是什么让杜小康变了呢?

    “天空、芦苇、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着、折磨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

    读着杜小康,想着我身边的学生,有很多也许也像杜小康一样,过早的经历生活的苦难。可没到看到这些孩子坚强的面无表情时,就暗暗祝福他们,希望他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保持心中的一份善良。所以,这就是我特别想看到长大后的杜小康的原因。

    故事的最后写桑桑患病的同时,也写了女教师温幼菊的药寮,在所有人都为桑桑感到悲痛,都以为小小的桑桑不久后将撒手人寰时,温幼菊请桑桑来药寮。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雅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药已经煮开。”“在深秋的夜晚,听着窗外的秋风吹着竹林与茅屋,小红炉使桑桑感到十分温暖。”

    温幼菊给桑桑讲了自己的故事,故事里温幼菊的奶奶教会了她“活着所必要的平静和坚韧”,在温幼菊患重病期间,和后来很多艰难的事面前,奶奶只说一句:“别怕!”

    这句“别怕!”和那首绵绵不断如流水一样的歌曲似乎有无穷的力量,让桑桑的心里也安稳许多,在日后没玩没了、四处奔波看病的日子里,在桑乔一天天疲惫下去,桑桑一天天消瘦下去的日子里,桑桑总能想起那首神秘的歌和那句“别怕!”

    这场病是桑桑成长的“节”,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他陷入了困惑和茫然,“人间的事情实在太多,又实在太奇妙。有些他能懂,而有些他不能懂。不懂的也许永远也搞不懂了。他觉得很遗憾。”“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

    作者没让桑桑死,这个结局有点沉重,如果是那样,这本写给孩子读的书所蕴含的深沉的情感,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会拎不动。好在桑桑病好了,世界又明亮起来,桑桑长大了,他没有死,但好像已经死过一回。

    而死过一回的人还怕什么呢!桑桑离开了,油麻地定格在一个静止不动的画面里,成了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油麻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房子》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dutftx.html